去年2020年,性侵害案件通报件数为1万334件,被害人有9212人,其中儿少被害人高达5979人,占64.9%,疑似校园性侵害性骚扰及性霸凌通报件数不断升高,儿少在安置机构内,被通报遭到侵害的数据,亦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有两大项数据指标值得我们关注。
.增加3成!加害人未满18岁,且被害人未满16岁之「两小无猜」
根据卫福部近10年统计,疑似儿少性侵害案件,有近3成属于加害人未满18岁,且被害人未满16岁之两小无猜案件,教育部统计更高达47.47%,他们往往出于对性的好奇才会偷尝禁果,令人担忧的是,在现行制度下,我们对于儿少性侵害行为投入的心力太少。
若是为两情相悦下的状况下,依法强行送办,恐怕会造成孩子们内心莫大伤害,为考量儿少最佳利益,建议应该先以辅导为主。
.增加!男童性侵害
重大儿少性侵害案件相关数据分析,发生侵害的地点为学校及安置机构内,行为人为老师、教练或长官等有绝对权势者,占比76.5%。自2005年至2010年期间,18岁以下男童被害人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这结果显示儿少人身安全保护仍存有相当风险。且点醒了我们,孩子遭受性侵害并不分性别,所受的创伤程度及影响都很深远。
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监察委员建议卫福部应研拟相关草案,针对性侵受害者年龄介于0至6岁的儿童,研拟一律访视,并评估其身心状况,提供协助措施,以达到及早预防及早介入的效果。
教育人员对性平事件,处理态度两极分化
监察委员也发现,当有性平事件发生时,教育人员处理的态度,往往容易出现两极化的行为表现,一则采取凡事都通报的「卸责式通报」以避免责任,另一则采取逃避的态度,拒绝接收到相关资讯避免通报,而无论是哪种,都无法有效保护到孩子们。当孩子遭受到侵害时,师生权势关系、家长的态度,及求助的环境及管道不安全、不友善,都可能导致孩子们对于告发心生胆怯,进而选择隐忍,才会让黑数持续存在,盼政府机关应该正视此问题。
上述这些都是通报后才做出的统计,而我们也知道,在这些数字下,没被看见的社会角落,仍有人正在或是持续受害,因此数字往往只是表面,我们该深究的永远都是那些等待被救援的受害者们。
性平教育的普及之所以重要,并非是帮孩子的早熟背书,而是教育孩子在爸妈无法保护他们的情况下,他们能有足够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及大声说不的勇气,而不是在蒙懂未知的情况下,被有心人,以「爱」之名行伤害之事,造成孩子错误的认知与心灵上永久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