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确认自己有孕在身时,相信就有不少人,包括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很乐于与你分享各式各样的怀孕禁忌,并一再提醒你不要做,否则会有不好的结果,「不钉钉子、缝针线、动剪刀,否则孩子生下来有兔唇」、「不要吃鸡爪,否则会生出手脚蜷曲如鸡爪的孩子,或是孩子将来爱撕书,不会读书」、「不能吃太多酱油,孩子的皮肤会很黑」……
面对这些林林总总的禁忌,如果认真遵守,恐怕让孕妈咪觉得束手束脚,明明只是怀孕,却像坐牢一样,只是又该怎么做,才不致让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明明就好想吃鸡脚,可是又怕孩子的手脚像鸡爪,吃与不吃都是困扰。
民间传统禁忌.虽有发展背景但无数据证明
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许多自古流传至今的禁忌,依旧让不少现代人奉行不渝,荣民总医院妇女医学部主治医师叶长青指出,「这些在过去的地区社会文化中长期形成之民间习俗,虽可自成一套理论,但究竟有几分真实性,是否真的会对怀孕造成不好的影响,与事实的吻合度的差距有多少,其实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他表示,很多的「结果」都是以事后诸葛的心去思考而来,简单说,就是「成败论英雄,把焦点放在个案成果的展现」。举例来说,如果生下了兔唇宝宝,回推孕期曾经拿过剪刀,就认定是因为拿了剪刀而造成宝宝的兔唇,所以,提醒孕妇在孕期忌讳拿剪刀。
叶长青医师说,「相比东方人习惯看个人经验,西方人则是善用一族群的数据来比较做与不做的结果差异为何」,例如:将两群个数相同的孕妇,分为一群拿剪刀,一群不拿,然后相比两群孕妇生下兔唇宝宝的比例是否有所差异,得到两者机会相同时,说明了「最终结果与是否拿剪刀并无关系」。
他补充,大家普遍有一种「有做有保佑」的心态,不是认真思考「做了什么而改变了什么」,或「做了什么不但无助,可能还有害,所以就不做」,才会让一堆没有数据显示做或不做的结果差异之禁忌,得以流传至今,甚至让人对此深信不疑。
面对禁忌.孕妈咪抱持2原则
面对这些林林总总的禁忌,孕妈咪该如何自处?叶长青医师建议把握2项原则:
信任专业人士给的建议:针对不同领域的禁忌,选择咨询自己信任的专业人士,「关于西医的问题问西医,属于中医的问题找中医,让专业人士依据你的状况给予建议」,而这也将是自己决定做或不做的依据。他补充,「可能A医师与B医师的意见有所不同,但终究都是专业人士,就看自己相信谁,就听谁的意见」。
怎么做由自己选择,但不做事后诸葛的责怪:让有凭有据的专业意见做为决定的依据,至于怎么做,基于个人的价值观思考,决定做或不做。然而,当做与不做左右了结果时,很难不让人懊恼自己当初的决定,叶长青医师强调,「孕妈咪很容易有事后诸葛的压力,所以,不论自己做了什么决定,之后有了什么结果,都不需要自责」,因为任何在当下经过思考后所做的决定都是最佳决定。人生都是往前看,别让后悔自责阻碍了下一步。
长辈坚持不能吃的.就是怀孕的禁忌食物
怀孕到底有没有禁忌食物?叶长青医师直指,「家人或长辈特别提醒孕妇不能吃的,就是怀孕的禁忌食物」。虽然家人长辈的认知与自己不一致,但怀孕终究存在未知的风险,如果家人长辈谆谆告诫「哪些食物不能吃」,「即使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但也不必为此争执,因为孕妇已承受许多压力,如果不听而照吃不误,刚好又怎么样了,两者很难不被连结再一起,这时,不仅孕妇会自责,还要再承受来自长辈的责难,太辛苦了」,想想孕期终有结束时,就忍一下吧。
怀孕不满3个月.说与不说的拿捏
在诸多传统禁忌中,最为大家所相信的莫过于「怀孕不满3个月不要公开」,传统说法著眼于「怕说了容易流产」,叶长青医师表示,对照现代科学的统计,「怀孕本来就有自然淘汰的机制,一般约有10~20%的自然流产率,特别是随著年龄增加,淘汰的机率愈高,45岁以上的淘汰率更是高达1/3,其中,一半与胎儿异常有关」。也就是说,「说或不说,并不会增加流产机率」。
他认为,「要不要说,应取决于自身状况、工作型态等考量,毕竟怀孕时的生理状态与常人不同,初期的确容易感到疲累,若处在高压工作环境中,担心受到影响,需要寻求合理支持,这时,就必须明讲,好让主管适度调整工作」。至于不想说的人,则可能是担心面子挂不住,因有人觉得「连胚胎都留不住,是不是有病」,有损自尊而选择不说。叶长青医师提醒,「可以低调,但有需要时,一定得说」。
真的怀孕禁忌在这里
与其纠结在因果关系不明的诸多民间禁忌,孕妈咪不如关心有凭有据证明会对怀孕产生不良影响的事,叶长青医师说明如下:
1.烟酒
香烟中有许多化学成分会伤害血管,而使胎盘功能不佳,造成胎儿过小,也容易出现胎盘早期剥离,宝宝出生后,也会增加过敏的机会。烟瘾愈大的话,对胎儿的影响机会愈高。孕期最好戒烟,但即使如此,也要慎防周遭的二手烟、三手烟,同样对胎儿健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
至于酒精,由于多少酒精量才符合安全标准目前并无定论,即使是很少的酒精仍无法知道对胎儿是否安全,「特别在怀孕初期对胎儿的伤害最大,容易造成胎儿畸形。孕期酗酒最广为人知的后遗症就是『胎儿酒精症候群』,包含有外观异常、心脏发育异常、生长迟缓、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心智发展迟缓等等」。美国儿科医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也在 2015年10月再次发表声明:为了避免酒精对非预期怀孕的伤害,建议所有备孕及怀孕的妇女都应该避免酒类的饮用。
2.熬夜
「孕期很怕疲累,而疲累来自劳心与劳力,现代人少劳力工作,劳心倒是很常见,尤其是怀孕期很容易自己给自己压力,压力又会感染情绪,改变身心状态,稍有不慎,可能引起早产」。不论是心累或身体累,都能透过充足的睡眠,消除疲累,缓解压力,让身心维持在平衡的状态,用满满的活力迎接每一天的挑战。
然而,孕妈咪若该睡觉的时间不睡觉,没能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不只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大有影响,特别是怀孕易发生血栓,若是常常熬夜,将可能面临有突然心肌梗塞、中风、猝死的风险。同时,也会连带影响胎儿健康,提醒孕妈咪,真的不要随便熬夜!
3.生食
吃生食,有感染的风险,「因生食中可能带有寄生虫或细菌,像海鲜容易有寄生虫,养猫怕感染的弓浆虫更易出现在不熟的肉品中,李斯特菌则常见于未经煮熟的蔬菜、生肉,以及未经巴士德消毒法处理的奶」。轻则引起孕妇肠胃道不适,却也会增加早产风险,有时还会直接影响胎儿健康。
根据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资料显示,怀孕者感染风险是没有怀孕的20倍,1/3李斯特菌感染症的病例为孕妇,孕妇感染的症状轻微,若透过胎盘传染给胎儿的话,可能引致流产、死胎、周产期败血病、初生婴儿脑膜炎等。叶长青医师提醒,「怀孕避免生食,以降低感染风险。不过,生菜沙拉并未绝对禁止食用,但前提是必须清洗乾净」。
4.饮食与运动的过与不及
叶长青医师强调,「饮食、运动的过与不及,都可能对怀孕造成影响」。
他解释,「毕竟不能忽视怀孕对于身心的改变,通常建议有禁忌症的孕妈咪不宜运动外,即使孕前即有运动习惯者,应认知怀孕13周与31周所能负荷的运动量并不同,因此,孕妈咪应量力而为才是,否则最大的输家是自己」。
孕期适度运动有益健康,但适合从事哪些运动?「专业建议可做的,如:孕妇瑜伽、慢走、游泳;若是有争议的运动,就请孕妈咪寻求专业建议与考量自身状况,不要逞强」。
至于孕期饮食,叶长青医师指出,「重在质而非量,吃多不如吃好,吃好不如吃巧」,所谓的「好」,是指原型食物、卫生无虞的、非加工食物;「巧」则是均衡摄取各类营养素,改变过往的饮食摄取比例:增加蛋白质并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孕期饮食控管好,有助血糖的稳定,有助降低妊娠糖尿病的发生机会」。
他补充,「有人担心吃少了会影响胎儿体重,但胎儿体重并非最重要的健康指标,而是要看妊娠周数与成熟度,就像买水果一样,大颗的不一定甜」,事实上,胎儿体重刚刚好,自然产时比较好生;若是孕妈咪有妊娠糖尿病,若血糖控制不佳,不仅容易生下体重过重的宝宝,新生儿也较易有呼吸问题。
5.来源不明的药物与营养补充品
孕妈咪须同时兼顾自己与胎儿的健康,更要小心「病从口入」,叶长青医师强调,「所有来源不明的药物与营养补充品,都应拒绝吃下肚,才能确保母胎健康」。
特别是药物会影响胎儿,如果必须吃药,不论是西药或中药,都应经合格医师确认用药剂量与用法,而不是自行购买成药或偏方。营养补充品则可先行咨询医师,购买时,则以有信誉的品牌为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