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某个亲子网站办起了一场“国内鱼肝油评测”,最终以都不合格的结论,成功博得了众人的眼球。然而,这看似专业的评测,实则错误百出,一方面,号称第三方的检测机构,实际上与该网站同属一家,另一方面,伊可新与鱼肝油没有任何关系,却被拉了进来。更令人咋舌的是,该网站竟然业余到用食品级方法检测身为OTC非处方药的伊可新,最终,伊可新被查出“维生素A含量比标称含量高出20%”。
实际上,在《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版)》中,婴幼儿的维生素A、D指导剂量为:维生素A 1500-2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 400-800国际单位,3:1科学配比,每日按照这个剂量补充,是安全、有效的。对于药品的检测,尤其是含量甚微的维生素类产品,只有国家或者地区的药检机构(各级药检所)才有资质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通过伊可新公示的药检报告,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相关文件都可以查阅到,伊可新的含量、配比都是合格的。
对此,虽然达因药业使用法律武器保护了自己的品牌形象,这家网站也主动删除了相关内容,但看过这篇报道的网友却因此而“谈A色变”。从“伊可新维生素A超标20%”,逐渐被错误解读成“伊可新维生素A过量,长期补充存在中毒风险”,并且仍然不断恶化。自此,“补充维生素A有中毒风险”和“伊可新维生素A过量”就在一部分妈妈口中流传开来了。
2014年“3·15”晚会对于“鱼肝油”的报道,再一次让伊可新站在了风口浪尖上。节目指出,有生产经营者违规将鱼肝油药品变成针对婴幼儿销售的普通食品,一些生产者甚至自知生产某些含量已经超标,超过国家规定儿童正常摄入量的标准,但仍然投放于市场进行销售。其实正如节目所言,我国的鱼肝油市场鱼龙混杂,混乱不堪,主要表现在厂家故意夸大鱼肝油的功效,以及线下渠道的蓄意推销。
但是,伊可新并非鱼肝油,甚至跟“鱼”都不沾边,怎么也被拉下水了?其中主要原因在于,伊可新和鱼肝油的主要成分都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服用的目的,也是为了补充宝宝每日所需。不过,也正是由于成分类似,一些药店工作人员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将伊可新简单解释为鱼肝油,从而造成了这不必要的恐慌,但伊可新实际上是传统鱼肝油的换代产品。
鱼肝油的问世已经有了百年历史,在医学不发达的时期,人们使用鱼肝油来给宝宝补充维生素AD,但鱼肝油中维生素AD的含量比例约为10:1,与学术推荐比例3:1相差甚远,并且,近年来由于海洋污染日益严重,很多取自深海鱼肝脏的天然鱼肝油存在重金属超标的问题。同时,鱼肝油较为浓重的鱼腥味,也让很多宝宝难以下咽。
而鱼肝油的种种缺陷,也正是伊可新诞生的原因。伊可新是人工合成型维生素AD滴剂,属于OTC药品。伊可新的问世,不仅解决了上述所有问题,而且相对属于保健品领域的鱼肝油来说,国家对药品的监管非常严格、规范,所以伊可新的安全性、可靠性是非常之高的。
除了维生素A超标的谣言以外,伊可新还经受过“小虫子风波”的洗礼——胶囊盒里面发现了小虫尸体。这种情况让很多妈妈们如临大敌,连虫子都能爬进去,这伊可新的质量,真的还值得信任吗?其实,这一次伊可新又被冤枉了。
作为制药企业,达因药业的生产设备、环境等都属于国际一流水平,无菌生产车间里,连含量都能控制到微克级,更何况昆虫这种“庞然大物”?其实,胶囊盒中的小虫子,并非来源于生产过程。
伊可新的说明书中已经明确写了,储存环境应该在20℃以下的阴凉干燥处,平常家中的冰箱冷藏室就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在伊可新的销售和使用过程中,不当的运输和存储环境,就给了霉菌或小虫等异物入侵的机会。对于这种现象,药监局的工作人员明确指出:出现小虫的胶囊盒上,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小孔,一些昆虫对于伊可新这种脂溶性物质非常敏感,喜欢咬食,因此如果存储环境不当,就出现了小虫爬进胶囊盒的风险。这也正如家中的大米,买回家时都不会有虫子,放时间长了,受潮后就容易被米虫入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