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公布9批次密胺餐具不合格名单,有5款餐具被检出三聚氰胺迁移量不合格,这也让“密胺餐具”的安全性备受关注。
其实,密胺餐具在市场上很常见,它又称为仿瓷餐具,本质上是一种塑料制品。然而,三聚氰胺一词的出现,让消费者不免有些敏感。
密胺餐具使用三聚氰胺做原材料是否安全?如何科学使用?6月29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肖德海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合格的密胺餐具几乎没有游离态三聚氰胺及甲醛单体,不会对人产生危害。同时,他也提醒消费者使用密胺餐具时,加热温度不可超过120℃,不可在微波炉内加热、高温使用或盛装油类食品等,尽量避免在酸性条件下使用。
三聚氰胺为原料的密胺餐具不可怕
密胺餐具外形美观、不易碎、阻燃、更换周期长,这些特性受到部分快餐店以及家庭青睐。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在密胺餐具中出现,是否安全呢?
肖德海告诉新京报记者,密胺餐具的主要原料为高纯度的密胺树脂,而密胺树脂则是三聚氰胺及甲醛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他说,“合格产品中几乎没有游离态三聚氰胺及甲醛单体,不会对人产生危害”。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也在其密胺餐具的抽检分析中指出,用三聚氰胺作原材料生产密胺餐具是一种成熟的工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在120摄氏度以下十分稳定,只要制作工艺过关,消费者不必担心。
根据 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要求,针对密胺餐具三聚氰胺迁移量的检测条件是70℃、4%的乙酸溶液浸泡2小时,日常生活中,实际使用条件远低于此测试条件。
需要注意的,密胺餐具并非能长久使用。肖德海告诉新京报记者,密胺餐具要科学使用,“密胺餐具的使用寿命一般是两到三年,在使用过程中,餐具一旦出现开裂、变色、变形、刮花等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使用密胺餐具过程中,不能在温差太大的环境下使用,否则容易造成开裂现象。在清洁密胺餐具时,不能用百洁布、去污粉等来清洁餐具的表面,因其会擦毛餐具的表面,使之更容易受污染。此外,尽量不要将密胺餐具放在锅里蒸煮食物,高温下易使彩色图案或餐具材质里可能含有的有毒物质析出。
肖德海提醒,购买的合格密胺餐具也应在使用前进行处理,可以用白醋或水煮沸5分钟左右,随后让餐具浸泡至自然冷却,一方面消毒灭菌,另一方面促进残留的有害物质溶解或挥发。
选购要“三看”,浅色为首选
如何正确选购密胺餐具?肖德海强调,目前市面上密胺餐具品牌较多,在选购过程中,只要按照要求挑选密胺餐具,无需过多关注品牌。
据介绍,选购密胺餐具有技巧。在正规商店、超市中选购是前提,同时要做到“三看”。一是要看清包装上是否有生产厂家,“QS”标示和编号等;二要看餐具是否有明显变形、有无色差、有无斑点、有无杂色,如果有上述情况,可能是使用回收料制作。同时,还要看表面是否光滑,底部是否平整,否则易在使用过程中开裂。
密胺餐具表面可印制精美、鲜艳的各式图案,其稳定的着色功效可保证餐具色泽鲜艳、光泽度高,不易产生剥离。选择这类餐具时,可以用白色纸巾来回擦拭,看是否有褪色现象。若餐具上有贴花,看其图案是否清晰,有无起皱和气泡。需要注意的是,和食物接触面尽量不要有花色图案,一般选择浅色为宜,以防购买到用回收料加工的制品。此外,闻一闻餐具是否有刺激性气味,以防甲醛残留。
肖德海提醒消费者,有的看似是密胺餐具,但标称“置物盘”,这样的商品不可用做餐具,“因为其没有生产许可,不符合食品包装要求,对人体有安全隐患。”
行业发展缓慢,密胺餐具标准待完善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因原料种类、工艺要求、精细程度、流通渠道成本、运输费用等因素影响,市面上的密胺餐具呈现出不同的价格。目前市面上的密胺餐具集中在10-30元价格区间,“相比陶瓷餐具从日常用品到高档礼品都有,价格差距很大,密胺餐具有更高性价比。”肖德海表示。
肖德海认为,密胺餐具有着40多年的历史,但从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以来,我国密胺餐具行业的发展一直处于缓慢增长状态,主要需求来自中餐厅、食堂等公共场所,私人家庭中只有少数小朋友喜欢,由此可见,密胺餐具还未成为主流餐具。
在业内人士看来,密胺餐具的市场规模较小,区域分布不平衡的格局仍未根本改观。我国密胺餐具企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特别是福建的泉州,该地区密胺餐具出口占全国出口达40%。不过,密胺餐具标准直到2008年仍在使用20年前制定的标准,2009年9月才开始实施新的标准,新标准也仍需新一步完善。
对比国外,密胺餐具的检测标准也存在差异,以三聚氰胺迁移量这一项为例,中国为儿童1mg/kg、成人2.5mg/kg,欧盟的标准为成人和儿童2.5mg/kg,而美国、日本则对三聚氰胺迁移量无要求。
肖德海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密胺餐具还需要克服多重障碍,才能取得长足发展,其中包括改观区域分布不平衡的格局,解决原材料涨价和市场竞争间的矛盾,完善仿瓷餐具标准等。
新京报记者 张洁 图片来源 上海市市监局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