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家都知道,地震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然灾害,并且地震在现在也是比较常见的,那么我们在这里便要了解一下日本首相:强震已导致4人死亡?地震可以精确预报吗?
3月17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表示,截至当地时间17日早8时,16日深夜的强震已导致4人死亡。3月16日晚,日本发生了两次强震:6.0级和7.4级,分别是北京时间22:34和22:36,两次震中接近,且都位于海域。东京等地震感明显,宫城县、福岛县已发出海啸警报。17日凌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参赞兼总领事詹孔朝透露,目前暂无中国公民伤亡报告,使馆还在继续了解相关情况。
不可以。由于地震成灾具有瞬时性,所以很难精确预报地震灾害的发生。地震在瞬间发生,地震作用的时间很短,最短十几秒,最长两三分钟就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使人猝不及防、措手不及。人类辛勤建设的文明在瞬间毁灭,地震爆发的当时人们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有效的抗御行动。地震灾害破坏程度,除了与震级大小有关外,还与震源深度、距震中远近、震中区的地质条件、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人们的防震抗震意识、应急措施和预报预防程度等有关。测震:记录一个区域内大小地震的时空分布和特征,从而预报大地震。人们常说的“小震闹,大震到”,就是以震报震的一种特例。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小震闹”并不一定导致“大震到”。地壳形变观测:许多地震在临震前,震区的地壳形变增大,可以是平时的几倍到几十倍。如测量断层两侧的相对垂直升降或水平位移的参数,是地震预报重要的依据。
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所谓成功预测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对于地震,更应该做的是提高建筑抗震等级、做好防御,而不是预测地震。地震虽然不能提前预测,但地震是可以预警的。地震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就在于可以探测到地震发生最初时发射出来的无破坏性的地震波(纵波即P-波,primary wave),而破坏性的地震波(横波即S-波,secondary wave)由于传播速度相对较慢则会延后10~30秒到达地表。深入地下的地震探测仪器检测到纵波(P-波)后传给计算机,即刻计算出震级、烈度、震源、震中位,于是预警系统抢先在横波(S-波)到达地面前10~30秒通过电视和广播发出警报。并且,由于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得更快,预警也可能赶在P波之前到达。
地震不可以坐电梯逃生。在地震来临时,虽然乘坐电梯的速度很快,但是如果地震时停电,电梯会将人关在电梯里;地震时的振动会令一部分开关接触不良,致使电梯故障;楼体的振动、变形、倒塌更会使电梯发生变形。因此遇到地震时,在确定安全的条件下,要选择从楼梯逃生。蹲下、掩护、抓牢。如果人在室内,地震时应当就近躲避,地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