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治好忧郁症!第一名精神科医师教你:如何排除身体的负能量
发布时间:2022-08-26 20:14
「我一直有睡眠方面的问题,虽然有在看身心科,可是对于安眠药还是怕怕的,朋友介绍我去看范医师,他让我感觉可以信任,所以我愿意吃药了,睡眠问题也得到改善。」一名网友这么说。究竟范乐群有什么魅力,让病患愿意不辞路途遥远,桃园每月固定南下高雄找他?又是怎么样的一位医师,让忧郁症
他让我感觉可以信任,所以我愿意吃药了
酷暑难耐的夏日,不到下午2点,诊所外等著挂号的人潮已排到隔壁药局,不仔细看,还以为最近又有哪一波流感,让病人等著看诊。
「我一直有睡眠方面的问题,虽然有在看身心科,可是对于安眠药还是怕怕的,朋友介绍我去看范医师,他让我感觉可以信任,所以我愿意吃药了,睡眠问题也得到改善。」一名网友这么说。
这里不是耳鼻喉科、也非皮肤科诊所,而是位在高雄市鼓山区的「乐群诊所」,院长范乐群除了在2008年获选为《商业周刊》百大良医,也在《良医健康网》近4万民网友票选,获得「精神科」第一名好医师的评价。
从医25年来,范乐群看过3万多名病患,他笑说没想到这个20年前相当冷僻、大家认为「肖欸」才选的科别,却因现代人压力越来越大,需求逐渐变高;而他也对自己7年没开易产生梦游、记忆障碍等副作用的安眠药「史蒂诺斯」感到自豪,「我们行内人讲,(开史蒂诺斯)可以养病人,因为病患上瘾了就没办法不继续用!」
究竟范乐群有什么魅力,让病患愿意不辞路途遥远,从、桃园每月固定南下高雄找他?又是怎么样的一位医师,让忧郁症多年的退休老荣民3个月后被治好、精神分裂病患重回工作岗位?
网友的一则留言,将我们带往高雄,去这间小诊所寻找答案。
荣总看不好,却在小诊所看好了!
76岁忧郁症退休老荣民,3个月被治好
「我父亲因为觉得到人生的尽头了,每天郁郁寡欢,脾气暴躁。 一直以来都有在荣总看身心科,可是都没什么效果......自从朋友推荐去看过范医师后,我父亲有很大的进步,精神也比较好,他看诊很仔细,我父亲也愿意吃药了。」网友伍玉瑚这么说。
为什么在大医院治不好的病,却在小诊所治好了?
范乐群和我们分享,那是一位76岁的老荣民,退休一段时间后,在家常闷闷不乐、进而变得暴躁,媳妇伍玉瑚带他去看医生,医生开药越重、老荣民就越忧郁......「我们评估后,发现他是因那段时间脚受伤,白天无法出门就整天在家打瞌睡,晚上就睡不著。」
范乐群找到造成老荣民忧郁的主因后,重新帮他规划生活作息,「我们请他太太、媳妇陪他出来吃早餐、晒太阳,他心情就变好了。也把他晚上的药物重新调整、越减越少,大概3个月后他就好了!」
为什么范乐群能找出医院也没发现的病因?
「在大医院可能他们太忙,跟我们在诊所问诊的模式不一样。有些个案说睡不好,大医院在评估的时候,可能就针对睡觉一直在调整。但我们初诊会问半小时以上,再针对他的作息、生理、心理评估,然后做一系列动作。」范乐群认为许多病不能只看表面症状,必须透过耐心问诊,才能一步步找出病因。
而这,正是范乐群当初从联合医院身心科主任退下后,想投入基层开诊所的初心,「当主任到后来太多行政职,但我还是想第一线接触病人。」
精神分裂男病患,因没健保不敢就医
一天药钱收10元!让病人治疗也保有自尊
问起从医25年印象深刻的诊间案例,范乐群提到一名37岁、有思觉失调症(俗称精神分裂症)的男性。
男病患因经济状况不佳、没有健保、时常打零工,「印象很深是他来诊间坐下的时候很不好意思,觉得自己很脏。我评估后跟他说,你要吃药,他就问:『药物会不会很贵?』」
从小在清苦环境成长的范乐群,很能同理这样的处境,「我就跟柜台说,只要他没有钱,我们就不收挂号费。不用问我,护士小姐或柜台就可以决定!」
「他看了两三次后精神状况比较好,就能回去工作了!」但隔一段时间,这位男病患又没回诊,「我们就追踪他为什么没回来?发现因为我们没收他钱,他不敢来......」范乐群说原先只是单纯想帮助他,却忘了对方可能不愿白白接受这样的「施舍」。
「我问他一天饭钱大概多少?他说一餐大概5、60块,我说如果一天药钱收10块,可以接受吗?他说可以。」「他让我了解到,我们认为是帮助,但有些人会不想占这个便宜。其实不应该给人家施舍,而是要让他们有能力、保有自尊心。」也因这个案例,让范乐群更了解到「助人」的真义。「后来他身体越来越稳定,变得可以工作,之后回诊衣服也穿比较正式,很为他开心!」
27岁忧郁症女生,看诊3年最后仍自杀
「明明看到一个人要自杀,却把她放过...」
但范乐群也不全都遇到成功的案例,「诊所开业第5年时,一个27岁忧郁症女生,她有脑性麻痺,那是比较遗憾的个案......」范乐群说。
「她求学过程很坚强,基督信仰也很虔诚。后来有段时间刚好感情问题很沮丧,她认为人家看不起她,而且因为脑性麻痺,工作也不顺。给我们看诊3年多,有次来我感觉她那几天不对......」
「后来发现她自杀意念很强、计划也已经出来,想要跳爱河或跳楼。我们就开转诊单转到医学中心去,一定要住院把她这个急性期渡过。」范乐群描述当时的经过。「我们要求医院让病患立即住院,也跟她妈妈讲好了,结果因为医学中心有规定,忧郁症患者住院不能带笔记本、电脑、手机,要让他们在里面静养。医院就跟她说,在里面会很不自由,要她回去考虑一天两天。」
「结果她隔天就自杀了......」范乐群语气沉淀了下来,「有可能那天是实习医师值班,在急诊不见得是很资深或敏感度很够的医师。我们明明看到一个人要自杀,怎么可以把她放过?明明我们已经注意到了,可是她没有住院,24小时内临时有个意念出来,她就做了。我觉得好遗憾、好可惜......」
也因那次事件,范乐群更加强推动「自杀防治」,不希望悲剧再度上演。
「现在发现可能有自杀个案的话,我们有一个SOP,会把病例变成红色标签,连续追踪一个礼拜,而且一定要告诉他的亲友,看最主要支持的人是谁、有没有规则服药。追踪一个礼拜如果OK会变成黄色标签,再追踪两个礼拜。有时候门诊量一多,怕没有注意到,这样列管比较安全。」
乐群诊所也在去年「自杀通报跟自杀防治」做到全高雄市第二名的好成绩,「那是我们在诊所应该做的!」
精神科医师一度忧郁症
靠两件事改善!「药物对我有效,我不会拒吃药」
尽管许多精神科病患必须向范乐群求助,但他坦言,自己也曾罹患忧郁症......
「当住院医师那段时间比较适应不良,有时会被很多情绪或较严重的病人(影响)。刚好那个阶段所有事情都卡住,就有一定程度的忧郁状况,只是当时不知道。」
后来范乐群发觉自己的状况不对,除了让自己暂时脱离那样的情绪,他也靠药物度过,「有时候真的睡觉不好或焦虑时,我会吃药。药物既然对病人有效、也是对我有效,所以我不会拒绝吃药!」
而每天要面对许多病患负能量的范乐群,如何调整?
「第一是一定要运动,我有跑马拉松习惯,一个礼拜大概5~6天会跑5千公尺,运动会让我整个人更专注,可以很清楚地帮助病人,而且运动产生的脑内啡能增加我的快乐因子。第二是离开诊所,就不再跟病患有任何电话或讯息往来。」范乐群认为,工作归工作、生活归生活,情绪才会稳定。
从妇产、心脏内科...看尽生老病死
「精神科让我找到生命答案!」
问范乐群当初为什么想走精神科?
他说选科过程其实花了一番功夫摸索,「当初先走妇产科一年,那一年经常在接生,那时出生率很高,感觉家长很喜悦,可是小孩生下来是哭著来的,所以时常会想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是很会乱想的一个人,会去思考生命的意义跟价值,我一直觉得心里缺了一个东西,就转到内科去寻找另一个生命的故事。」范乐群分享。
「后来不小心进到心脏内科,常在加护病房看到心脏病、急性心肌梗塞,就看到老、病、死,哇......那更失落!失落后我在想,到底哪一科在医疗上可以解答生命的意义?让我找到不同的生命的价值?我认为精神科好像可以。」比同辈晚2年寻找方向,一晃眼,范乐群却也在精神科走了25年,并找到自己的一片天。
当我们问到是什么样的动力,让范乐群一直保持对医疗的热情?总是笑脸迎人、正能量满满的他说:「我认为自己何其有幸可以当医生,医生最重要的就是助人、把人治疗好,这就是最大的幸福跟荣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妈妈宝宝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