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影评人与观众的眼光常是两回事,影迷也早都习惯自己觉得精彩刺激、过瘾好看的强片,被影评人嫌到一无是处。本来大家看片的角度就不同:观众需要在平淡的生活中得到娱乐,对于导演手法、叙事技巧或是情节合理程度等就不会特别要求;影评人需要从各个层面解析片子的高低,标准当然严苛不少。
照理说,片商应该是对影评人的意见最敏感的一群,因为有观众会受到影评的影响,若是劣评太多、拖垮票房,就只能认栽赔钱。但台面上,大多数片商都会维持风度,不公开和影评人撕破脸(可是私底下就难讲了,曾经有过不少故事......)有趣的是,还真的曾有片商在电影广告上用重话攻击影评人,最后落得认输、道歉。
1970年代是灾难片在全球影坛大风行的时代,先是一部讲空难的「国际机场」不但缔造惊人票房还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跟著「海神号」也叫好叫座,主题曲更是轰动一时。片商为了抢钱,各种天灾人祸都搬上大银幕,终于到了民国64年暑假,「大地震」和「火烧摩天楼」都来了,打起对台,互争谁才是暑期卖座冠军。
「大地震」的特效画面不俗。
「大地震」在台票房极佳。
保罗纽曼与史提夫麦坤向来王不见王,为「火烧摩天楼」破例同台。
当年放映「大地震」的西门町国宾戏院,特别加装新的音响,震耳欲聋的程度更惊人,观众有口皆碑,卖座一路飙高。「火烧摩天楼」没有这种音效的噱头,加上片子较长、单日场次较少,一路苦苦追赶「大地震」,而「大地震」较早在台放映,广告上刊出的卖座数字就是比「火烧摩天楼」要高一些,但影片评价,却是「火烧摩天楼」较受美国影评青睐,比「大地震」明显好上一截。
1970年代的电影广告,常可见打对台的影片排在附近、文案互相攻击,火药味十足。也难怪发行 「火烧摩天楼」的华纳公司,看到在国外学过电影、返台当过导演并写影评的汪莹(笔名盈盈)在报纸上提出「火烧摩天楼」情节之不合理,认为成绩不如另外一部灾难片,偏偏这片正是「大地震」,于是忍不住推出了措辞强烈的呛辣广告,甚至还质疑汪莹是否拿了对手好处?批评她的立场不公允。
汪莹自然不会忍气吞声,华纳也显得极没风度。最后华纳在几天后于电影广告上道歉,这下子「火烧摩天楼」片子再好,也让人多少有点负面的观感,最终在票房,没能超越「大地震」,「大地震」成为全年度在台上映的外片中卖座冠军。「火烧摩天楼」在广告中对影评人道歉。 翻摄自民国64年自立晚报,六年级影视圈万年小记者,生活中不能不看电影,不能缺少影集,口味不完全主流又完全不上流,努力在工作中挤出更多时间欣赏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