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发后,孩童确诊比例不断上升。但现在的父母除了要担心孩子会不会确诊、确诊的症状严重程度以外,就连康复后的后遗症问题也渐渐浮现出来,加深父母的烦恼,其中一个严重案例就是「多系统发炎症后群(MIS-C)」。
医院儿科医师在脸书发文,有位10岁男童4月底确诊新冠肺炎轻症后,虽然已经痊愈,但在5月底却出现高烧、腹泻、淋巴结肿大、红疹等症状,医师迅速判断男童为MIS-C,送进加护病房治疗。
「儿童多系统发炎症候群(MIS-C) 还是出现了!这种症候群很罕见,每 100,000 名确诊COVID儿童中 ,MIS-C 的发病率在 Alpha流行期间为 54.5,在 Delta流行期间为 49.2,在 Omicron流行期间为 3.8。但是由于其并发症高, 冠状动脉异常的比率可高达10-50%, 死亡率也可到1-2%。」提醒父母还是要帮小孩接种疫苗,增加保护力。
在今日的疫情记者会中,马偕医院儿科医师黄宁解释何谓「多系统发炎症候群」(MIS-C)」。
什么是「多系统发炎症候群」(MIS-C)」?
据黄宁医师解释,病毒就算在人体内被清除,但免疫系统反应还是没有停止,会造成体内多处器官产生发炎反应。症状可能会在2周~6周内出现。
黄宁医生也提及因为人种不同、Omicron的诱发机率和先前变种病毒不同,因此儿童的发生率并没有办法参考国外的研究,不需要这么悲观,但最糟的推估发生率是万分之一。
「多系统发炎症候群」(MIS-C)特征为何?
儿童及青少年确诊后6周内,有出现以下7种症状,就需要立即就医评估。
1.持续发烧
2.腹痛
3.腹泻
4.呕吐
5.皮肤出疹
6.眼睛充血
7.头晕
谁是「多系统发炎症候群」(MIS-C)」高风险族群?
在疫情指挥中心的公告中,有提到「多系统发炎症候群」(MIS-C)」的发生年龄虽然以6~12岁居多,但其实0~19岁都有可能发生,且诊断要件需要有新冠病毒感染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