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张凤书担任癌症希望基金会志工达13年,长期传递爱与希望,直至自己父亲罹患大肠癌转位为病患照顾者,才深刻体悟病患家属的难为,历经摸索与磨合,她找出与病父相处的最佳关系就要像跳「双人舞」,且家人更要同心一致,才能一起走过这条艰难的路。近期她将照顾癌父的心得汇整成书,传授自己的「照顾心法」,盼鼓励更多癌友及他们的亲属。
张凤书今天获邀到高雄市立大同医院分享陪伴父亲抗癌的历程,大同医院院长尹博志表示,自己也有亲人罹癌,可以体会那种徬徨与无助,尤其坊间相关书籍多数是日文译本,因国情不一,无法完全切中需求,透过张凤书浅显易懂的分享内容,盼能帮癌友与家属更有信心对抗病魔。
张凤书说,她父亲2020年夏天一次如厕时出血,就医发现升结肠长了5公分肿瘤,确定罹患大肠癌,她和多数人一样慌了手脚,更难以置每年都做乙状结肠镜的父亲,为何都未察觉。
后来她父亲在同年6月切除19.5公分大肠,再经过8个月时间化疗,她因自行照顾,感觉整个人回到像照顾出生婴儿般的忙碌,这段时间还一路摸索,不断咨询专业意见,才懂得如何称职当一名照顾者。
张凤书说,她父亲心脏装2支支架,肺部纤维化,罹癌化疗后,口腔粘膜破,口味剧变,食欲不振,光是要吃什么,怎么吃,对照顾者而言都是压力。走过来时路她认为,陪伴过程最困难的不是疾病治疗的问题,家人同心尤其重要。
「有知识就有力量,能打败无知的恐惧」张凤书表示,癌症已不再是不治之症,病患在专业协助走完疗程,未来仍具有希望,但最好别舍弃现代治疗而寻偏方。在心灵照护上,也尽可能做到快乐陪伴,照顾者本也要学习抽身多给自己一些时间,否则病人还没好,自己可能就先倒。
过程中她学习在多重角色中能自由切换,对病人也更同理,冲突时就先逃开,与病人的沟通,要像跳「双人舞」,多一分征询,就不会因期待落差而产生磨擦。张凤书在陪病过程,也让父亲学习如何计算所需的蛋白质等营养,她指父亲学会这些新知后,不仅有参与感,更能与他人分享,生活有新的正能量。
如何高效率进行癌症照顾?张凤书认为,照顾者应学会自我减压,时间与金钱的运用更要弹无虚发,这样才有时间享受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