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希望能够和孩子无话不谈,希望能多听孩子分享上学发生的趣事,但每当问了孩子在学校过得如何时,却只得到「还可以啊」的回复,久而久之对话变得越来越尴尬。(推荐文章:郭子乾的育儿秘诀:「碎念」不是亲子沟通的方法,请练习「尊重」你的孩子!)
如果能培养良好的对话习惯,不仅彼此关系会更加紧密,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也会比较愿意主动向父母寻求帮助,爸妈们可以利用以下方法培养出亲子间良好的对话习惯。
让孩子爱上主动分享的 4 大招
第一招:培养规律的「谈心时间」
依照家里的生活步调选出一个固定的时间,例如接孩子下课时、吃晚餐时,和孩子聊聊今天在学校发生什么事情?这么做不只可以建立亲子间的「仪式感」,让孩子期待这个能和爸妈分享自己心情的专属时间,等习惯久了,彼此就自然而然越来越有话聊,不会尴尬的不知道讲什么。(推荐文章:亲子关系课题:每日保留 3 个与孩子培养亲密感的时光,从小建立充满信任的好感情!)
第二招:留意肢体语言
小孩子对于肢体语言很敏感,当他们热情的与分享时,对方如果低头看手机、心不在焉的样子,会让孩子感受不到爸妈的重视,也会变得不爱分享。与孩子对话时要多与他们眼神交流,让他们感受到「爸爸妈妈很专心听我说话!」,会更喜欢主动分享生活。
第三招:不问大问题,多问小细节
「你今天在学校过得好吗?」这种太大、太抽象的问题对小小孩来说不好回答,最后得到的答案可能只有一句「很好」,不妨多问他们一些简单、细节的问题,例如:「今天下课时和同学玩了什么呢?」、「老师今天有没有教新的东西?」等,用开放式问题引导孩子说出更多生活上的细节,让话题能够一直延伸下去。
第四招:少说多听
孩子有时只是单纯地想抒发心情与分享生活的趣事,如果总是打断兴致,急著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比较好」,会降低孩子主动分享的意愿。如果发现孩子真的有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可以给与一些建议的选项,留给孩子为自己作主的空间,未来遇到各种问题时,也不会应为怕被骂而不愿意找家长求助。
整理/林洧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