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全美最受瞩目的秋季影集档已经开跑了将近一个月,赢家与输家也逐渐尘埃落定,撇开依旧收视稳固的「嘻哈世家」(Empire)、「实习医生」(Greys Anatomy)、「宅男行不行」(The Big Bang Theory)等不提,今年出现哪些新红乍紫的人气名剧,又有何致胜法宝?
2016秋季档众所公认最大赢家应该是NBC的「This Is Us」,不仅在广告商最看重的18-49岁观众收视(简称Demo)凌驾今秋所有新戏稳坐冠军,最近两集的Demo还领先NBC当家招牌综艺「美国好声音」(The Voice),也难怪NBC早就宣布订满一季18集。
美国影集竞争激烈,电视台往往在开播初期还不会签订整季合约,播没几集就遭腰斩的情况亦屡见不鲜,「This Is Us」率先成为拿下整季合约的2016秋季新剧,威力确实惊人。
其实「This Is Us」成功早有迹可循,它的预告片在脸书上创下点阅最多的纪录,才推出11天就超过5000万次,吸引力不输院线大片。预告片中丢出一个很迷人的概念:在广大的地球上,有很多人跟你同年同月同日生,却不会有同样的命运,背后是否有某种说不出的力量在牵引?预告的画面尽是平凡的人生切片,没有特效、不搞爆破、不卖血腥与恶心,看似缺乏噱头却牢牢抓住观众,证明在21世纪的现代,仍然可以认真拍一出不光怪陆离的文艺剧而缔造高收视,只要有一个够有趣的包装手法。
「This Is Us」令人联想到10年前ABC的影集「Six Degrees」,同样以一群彼此看似毫无关系却命运相连的人物为主,类似的概念却是完全不同的下场,只撑了13集就草草下档。「This Is Us」强在哪儿?第一集就用「同年同月同日生」将所有主角串在一起,不像「Six Degrees」的首集并未将「六度分隔理论」好好发挥,观众搞不清编导葫芦里卖什么药?
「This Is Us」更大胆的在首集末尾即破梗揭露了所有主角彼此间的关系,显然编导并不想只靠一个「同年同月同日生」就一直吊著观众胃口、继续骗他们看下去。第2集,收视只微幅下降,显示大多数观众对戏的兴趣未消失,仍愿意持续收看,没有因为首集末尾底牌已揭就离开,证明除了包装的手法有意思,编导说故事功力、演员的演出也都很吸睛。
令人意外的是,第2集未尾又再丢出一个爆点,观众又被挑起好奇心,更迫不及待追看下一集。「This Is Us」值得所有编导好好研究,如何把一个看似平凡的故事用引人入胜的方法说出来。
CBS的新戏「律政狂牛」(Bull),最吸引观众的点应是号称脱胎于电视名人Dr. Phil早年担任法庭审判顾问的遭遇,他透过对两造双方及陪审团成员的心理分析、观察,提供客户掌控宣判方向的最佳意见,主导案件审理的走向。
严格来说,是一出改良式的法庭&查案剧,符合CBS这个老人台的台性。CBS向来在Demo不占便宜,因为该台的观众主要是比49岁年长的族群,然而他们并不常转台,让CBS的影集很容易有高出其他对手台的平均观众人数,而这些老先生老太太就是喜欢看一周一个案子的查案剧,「律政狂牛」摆在这儿简直如鱼得水。
加上男主角麦可勒利之前是CBS招牌大戏「重返犯罪现场」(NCIS)一员,「律政狂牛」又摆在「重返犯罪现场」之后的时段,观众根本接著看下来,毫无违和感,成为2016秋季新剧观众人数冠军,并不令人意外,MOD的RTL-CBS频道已在播映。
同样摆在CBS,新版「马盖先」(MacGyver)未上档前已相当受瞩目,尽管30年前在ABC播出的旧版从未登上美国同时段收视冠军,却培养出一群死忠粉丝,卷土重来必然造成话题。
男主角从轻熟男变成小鲜肉的大转变,引发两极化的观感,由华裔名导温子仁执导的首集,在美国评价也不高,却成功赢得周五晚间8点收视冠军,达到连原版都未能缔造的胜绩。后续集数收视理所当然下滑,却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加上其他对手台同时段节目未能反败为胜,CBS也已宣布做满一季18集。
都根据知名旧电影改编的FOX「致命武器」(Lethal Weapon) 与「大法师」(Exorcist),前者评价尚佳、收视也还不恶,已拿到作满一季合约;后者评价意外的好,收视却持续低迷,恐怕很难撑太久。
六年级影视圈万年小记者,生活中不能不看电影,不能缺少影集,口味不完全主流又完全不上流,努力在工作中挤出更多时间欣赏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