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研究,宝宝3岁前的脑部发展就完成80%,而亲子共读有益宝宝大脑、语言和情绪发展。美国儿科医学会早在103年就将「主动建议家长尽早念故事书给宝宝听」纳入儿童医疗照护政策之一;这几年,中国湾湾儿科医学会也积极推广亲子共读,国健署先后将宣导亲子共读纳入母婴亲善医院与产后护理之家的评鉴项目。
然而,国泰中国湾湾会馆产后护理之家护理长王琼琦指出,早在101年成立时,即对于亲子共读有所著墨。
0岁开始亲子共读.好处多多
王琼琦护理长表示,将「视觉黑白卡」放置在宝宝床边,不只可刺激宝宝的视觉发育,也让宝宝在清醒时有著属于自己的阅读时间;精心打造「小树森林」空间,让带著大宝(6岁以下)入住的产妇,在此读故事书、玩玩具,「毕竟大宝还在黏妈妈的年纪,需要妈妈满足他的需求,利用共读共玩,让大宝享受妈妈独属于自己的亲子时光」。
至于第一胎的妈妈也很适合置身于「小树森林」,翻翻可爱的绘本,让温馨感疗愈初为人母的紧张不安,「也为小宝宝开启亲子共读时光预做准备」。
她说,0~3岁是宝宝脑部快速发育的阶段,从0岁开始亲子共读,具有许多好处,不仅有助于促进脑部发育、语言发展及增进理解能力,启发孩子的想像力及培养其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增进亲子互动的亲密感,「胎儿期约5、6个月时,听力系统就发展成熟,多与胎儿对话,可让孩子熟悉妈妈的声音;出生后,父母透过说故事、唱儿歌,让宝宝对爸妈产生亲暱的感觉,对于稳定情绪、建立安全感有著莫大的助益」。
用心推广.从产妇回馈中感受效果
如今,政府将宣导亲子共读纳入产后护理之家的评鉴项目中,也让理念的推动更有章法,王琼琦护理长指出,首先是对同仁进行一系列的教育训练,使之建立共识与执行时的一致性,并具有能力与技巧对产妇分享所学。
她表示,当孕妈咪完成预订后,会在妊娠36周时安排准妈妈、准爸爸进行专属的「一对一产前咨询课程」,由护理人员解说亲子共读,鼓励准父母在孕期,即展开与腹中胎儿进行对话、说故事及聊天。
入住机构后,除了在宝宝的床边置放『视觉黑白卡』外,也会依照妈妈入住天数与妈妈进行讨论,安排参与「亲子共读课程」,再一次了解其重要性及做法。护理师也会依照宝宝的发展选择适合的故事书,教导双亲念故事的技巧,利用宝宝清醒的时间进行亲子共读──抱著宝宝并凝视宝宝的眼睛,用温柔亲切的语调说著故事内容。「不要觉得宝宝听不懂喔!宝宝对爸爸妈妈的语调、肢体动作,会充满好奇感,同时,因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将流露出尽是满足愉悦的表情」。
随著宝宝清醒的时间愈来愈多,若是妈妈也愿意延长亲子同室的时间,将可让亲子共读的机会大为增加,「即使对于这段时间的亲子共读,并不要求成果或结果,我们依然可从产妇的回馈感受到,所做的一切有相当价值」。
她说,特别是原本对人母生活倍感压力的产妇,分享自己在读故事给孩子听的过程中,默默地感受到压力被缓解了。还有产妇说,退住返家后,即使独自面对孩子的哭闹,也不觉慌张,「有能力辨认孩子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安抚」。
王琼琦护理长说,在月子期与孩子互动的时间多,并透过亲子共读,更容易增加了亲子之间的熟悉感与亲密感,虽然孩子回到家必须重新适应陌生环境,但借由闻味听声的本能,知道他所熟悉的妈妈就在身边,较不易哭闹,也容易安抚,「无形中,提升妈妈对于有能力照顾好孩子的自信心」。
护理人员从宝宝专注的神情感受到成就
对于护理人员而言,推动亲子共读并非原本的专业技能,甚至是额外的工作,然而,在培训种子人员时,有一半的成员是自愿加入,王琼琦护理长分享,「这些育有幼儿的同仁,在受训后,将所学应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纷纷表示孩子愈来愈能静下来、坐下来,专心做一件事」。的确,借由亲子共读,让孩子学习如何阅读,再透过阅读,唤起内心的学习欲望──靠自己专注学习的能力。
而在工作中执行亲子共读,让婴儿房护理师享受到更加有趣的工作氛围,她表示,「会依宝宝的状况或气质,选择合适的绘本念给宝宝听,有时,不一定是念故事,碰到一整个白班或夜班不睡的宝宝,护理师会改唱儿歌陪伴不想睡的宝宝。看著宝宝各式各样的表情,觉得很有趣,原来宝宝有这么多的表情啊」。
王琼琦护理长表示,最让护理师感到有成就的是,「我们会把与宝宝的互动拍照,做为制作宝宝『成长日记』的素材,每次看著捕捉到宝宝因聆听故事而流露专注神情的照片,让我们对于亲子共读的推广成效更有信心」,其实宝宝的眼睛会说话,如果能有不中断的陪伴与互动,相信一定能看懂宝宝想要对你说的千言万语。
成为父母育儿路上的好伙伴
琼琦护理长指出,为了让入住的产妇顺利踏上育儿之路,胜任人母一职,在「妈妈教室」的课程规划,包含一对一的个人课程与团体课程,一对一课程主要是针对洗澡、换尿布等技巧的指导;团体课程则是以婴儿的发展成长为主,如:妈咪如何应对孩子的需求、安抚技巧、添加副食品、返家照护各式状况的处理、亲子共读、作息调整、返回职场的哺乳方式,「除了讲师授课传授育儿心法,也会请生二胎的产妇分享经验,让产妇更有能力与自信面对育儿生活」。
她补充,「返家后,若遇到问题,可随时打电话到婴儿房寻求协助」,期望透过专业护理师适时的协助,帮妈妈解决各式育儿问题,早日与宝宝一起适应「我们一家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