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BaeGo培果教育》两位语言治疗师,在脸书粉专分享了一篇有关于「分离焦虑」的文章,并说明「分离焦虑」是指当孩子与主要照顾者分离,或离开熟悉环境时,会出现强烈的不安感,经常伴随抗拒,或是哭闹不止的情形。
而分离焦虑通常在孩子6个月大时开始出现,于10~18个月到达高峰期,常持续到2、3岁,尤其是刚上幼稚园时。
(分离焦虑的3个成因。)
孩子为什么会有分离焦虑?
为什么孩子会有分离焦虑呢?《BaeGo培果教育》两位语言治疗师列出以下3点原因:
1.孩子可辨认主要照顾者,情感需求增加。
2.孩子开始知道自己跟别人不是依附关系,是独立个体。
3.孩子发展出物体恒存的概念了。
(当孩子发展出「物体恒存」的概念,因不确定对方是否会回来,反而会更焦急地寻找。)
面对孩子的分离焦虑,爸妈必学7妙招
而《BaeGo培果教育》两位语言治疗师也整理出了7项建议,当爸爸妈妈发现孩子有分离焦虑的情况出现时,可透过下列方法陪伴孩子练习及改善。
1.及时安抚以稳定孩子的情绪;例如:孩子半夜哭醒发现爸妈不在,必须赶快抱抱孩子,让孩子知道爸妈虽然不在身边,但都有随时注意他的状况。
2.玩捉迷藏;通过多次「不见了」、「出现了」的反复过程,让孩子知道父母虽然会离开,但过不久又会回来。
3.鼓励宝宝主动离开视线;例如:爷爷在转角呼唤宝宝,让宝宝自己去找,因而离开妈妈视线。(好比主动提分手的人通常比较不难过)
4.平时练习分离;在宝宝情绪稳定时,表示要去上厕所,在厕所待10秒,出来后夸赞宝宝的等待,并渐渐将等待时间拉长(不要挑真的要上厕所时练习,避免制造时间压力与分离的紧张感)
5.建立安抚小物;例如:有妈妈味道的衣服或玩偶,建立小孩的安全感跟情感延伸依附物。
6.明确指出回来的时间点;由于孩子对于时间的概念尚未发展成熟,因此要把时间具象化,例如等沙漏漏完、长针指到6(最下面)就结束,或是在学校吃完三个碗就回家。
7.让孩子有预期心理;早一点告知孩子接下来的行程安排,让孩子有时间消化并做心理准备。(要求孩子收拾玩具也可使用类似方法,相当于帮孩子制造「耍赖的时间」)
(面对孩子的分离焦虑,语言治疗师提醒爸妈有5项行为千万不能做。)
爸妈注意!分离焦虑5大NG行为不能踩
除了上述7项建议爸爸妈妈该如何改善孩子分离焦虑的方法,《BaeGo培果教育》两位语言治疗师也提醒爸爸妈妈,千万不可以对分离焦虑的孩子做出以下5种行为:
1.不告而别、悄悄离开:趁宝宝转头时偷跑,或是换人抱,这样容易使孩子没有安全感,且更害怕分离。
2.欺骗孩子离开的时间与目的:跟孩子说只是倒垃圾,5分钟之后就回来,但实际上是去上班,晚上才回来。
3.发脾气、冷落,或嘲笑孩子:负面言语容易造成孩子低自尊与退缩,或因为某次激烈哭闹让父母妥协,导致孩子一次哭得比一次大声。
4.强硬恐吓、胁迫孩子:会让孩子习得无助,且对于上学更加排斥。
5.离情依依、难分难舍:直接告知孩子要去哪、去多久,一个拥抱、一个亲吻后,微笑说再见就离开,不要让离别场面增加悲伤感,缩短道别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