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爸不满孩子哭闹,把孩子摇晃到颅内出血
一名24岁的新手爸爸因5个月大儿子不停哭闹,不但拿长条物打儿子,导致他屁股、脸颊、脑勺、脚底等多处瘀青,又剧烈摇晃男婴头部,造成他颅内出血。面对孩子的哭闹情绪,提醒爸妈要了解孩子身心理的需求,而不是殴打或大力摇晃的方式。
这名爸爸独力抚养与前女友生下的儿子,2019年5月4日,他带著新女友、儿子入住酒店近1个月,因为不堪男婴持续哭闹,用长条物打、剧烈摇晃、口咬等方式对待儿子,男婴在5月20日昏迷,爸爸赶紧送医。
医院发现男婴身上有多处新旧瘀伤,还出现因硬脑膜下血肿、疑似蜘蛛网膜下出血及双眼视网膜下出血等症状,医院怀疑虐童通报政府。
新手爸爸否认虐待儿子,只承认送医前,他看到儿子溢奶,眼神呈现狰狞、不能呼吸的模样,于是把儿子从床上抱起、摇晃叫,在无反应的状况下,一情急才想到用痛觉叫醒儿子,就咬了儿子的屁股和手肘。
事发后,检察官到酒店调查后,酒店房间茶水台最高约84公分,沙发椅、床铺高度不到64公分,医院鉴定认为男婴若爬行跌落,不至于造成如此严重伤势,不采信爸爸的说法。
所幸,经过数月治疗后,男婴颅内出血的病情已恢复,出院后状况也良好,医院鉴定男婴未达重大或难治的伤害,也无证据显示爸爸有重伤儿子的犯意。
因此,士林地方法院宣判,据成年人对儿童犯伤害罪,爸爸用长条物打伤孩子臀部,依法判处有期徒刑3月,得易科罚金9万;剧烈摇晃孩子导致视网膜下出血,判处有期徒刑8月,可上诉。
1岁以下宝宝是婴儿摇晃症好发族群
在不是蓄意虐待孩子的情况下,没有一个爸爸会殴打或剧烈摇晃孩子,通常都是因为婴儿哭闹而导致情绪失控!
新光吴火狮纪念医院小儿科主治医师刘明发表示,宝宝出现情绪不稳的情况时,不少照顾者会失去耐心,若安抚许久,情况仍未改善,爸妈不妨试著先将宝宝放回婴儿床,到外面透透气,待自己的心情稍微平复之后,再回来轻轻抱著宝宝,轻声安慰,避免在失去耐心的状况下,用力摇晃宝宝而不自知。
事实上,2岁前的孩子都可能受到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威胁,1岁以下宝宝通常是好发族群。宝宝的脑部发育尚未成熟,在脑壳与脑部之间,约有1公分的脊髓液空隙,如果过于剧烈摇晃宝宝的头部,容易导致空隙中的微血管破裂,造成出血,进而引发呕吐、癫痫、神智不清等症状。
刘明发医师提醒:「宝宝的颈椎肌肉非常脆弱,只要稍微用力摇晃,脖子便无法支撑头部,这将使头部无法控制地大力晃动,且不管上下左右摇晃都会造成同样严重的后果。」
婴儿摇晃症宝宝致死率高达38%
根据以往文献指出,发生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宝宝当中,约有43%是因人为因素所引起,其中有高达85%发生在1岁以下(多集中在10个月大左右),甚至有刚出生不到17天的新生儿,代表只要照顾者多加注意,其实就可降低近半数的发生机率。
刘明发医师说明,这些罹患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小小患者,大约有19%~38%可能不治,剩下则有一半须长期复健,另一半则能够完全康复;虽然国内发生机率只有十万分之三十,可是一旦发生,顺利存活并完全复原的机会只有三到四成,父母不可轻忽其带来的后续效应。
摇晃婴儿后,出现这些状况要速带宝宝就医
发生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宝宝,可能会出现以下临床症状:倦怠、肌肉松垮、食欲不振、呕吐、没有笑容、不愿与父母进行非语言交流、肢体僵硬、呼吸急促、抽筋、前囱门鼓起、头部突然无法抬起、眼神没办法对焦、哭闹等,有些甚至一周后才会开始出现慢性出血。
若符合多项症状时,爸爸妈妈就不能忽略其可能性,应尽速带宝宝就医,才不会错过治疗的黄金时机。
脑内轻微出血,血块体内会自行吸收
刘明发医师表示,若宝宝的脑内只有轻微出血,血块其实可经由体内自行吸收,之后再请医师进行后续追踪即可;但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就需请医师利用手术方式将脑中的血块取出。若合并抽筋及脑压上升等情形,医师就会借由注射药物的方式,帮助缓和宝宝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