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母乳喂养好,好妈妈好宝宝好,可是谁知道有谁经历过其中的辛酸?
宝宝小的时候,妈妈们历经千辛万苦母乳喂养,但充满她们耳朵的却是:
“妈妈的奶水不错。有奶就能忍。你为什么不喂婴儿?我从没见过你这么残忍的母亲!”诸如此类的话。一路过关斩将,终于母乳喂养成功,终于看到宝宝长大了,学会了吃饭和走路,耳边的刻薄变成了:
“我1岁了,妈妈的奶已经没有营养了。我天天给孩子挂奶,饭也不好吃。看到奶就哭,然后就是宝宝的宝贝。别说宝宝不想破,等你大了就更难破了。不要喂!”
为什么妈妈喂奶这么难?
大人的无知和争执,应该由无助的小宝宝来承担。有没有考虑过ta作为主角的感受?
△本文作者可点击图片咨询。
众所周知,从出生到6个月,母乳是婴儿最完美的食物。
从7到24个月大,母乳仍然是婴儿重要的能量来源和蛋白质、钙等重要营养物质。
7-9个月婴儿每日母乳应不少于600ml,母乳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3;
10-12个月的宝宝每天母乳约600ml,母乳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1/2;
3-24个月的孩子,每天大约有500ml的母乳,母乳提供的能量要占全天总能量的1/3。母乳喂养除了营养的满足,还能满足宝宝对吮吸、抚慰、依恋的需求,而妈妈的怀抱是宝宝安全感的基地。
通过母乳喂养,宝宝感受到妈妈对宝宝的理解和爱;通过母乳喂养,母亲也向婴儿介绍了这个世界。
同时,母乳喂养滋养了妈妈和宝宝的心灵,完成了母婴爱的传递。
一岁的宝宝可能对吃奶没有太大需求,但对妈妈还是有很强烈的情感需求。如果突然给宝宝断奶,如果失去妈妈,宝宝会面临很多挑战:
日常作息可能会被打乱,想吃奶却得不到的时候可能会严重哭闹,不容易被安抚;
要尽量使用配方奶或纯牛奶保持乳制品摄入,选择奶瓶或各种杯子完成喂养;
习惯了奶睡的宝宝需要尝试其他的安抚方法;
因为固有的习惯被打破,宝宝的心理会更加敏感,需要家人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来陪伴宝宝度过这样的一段时间...
突然断奶不仅让宝宝面临很大的挑战,也让家庭感到压力。
那么,如果你真的要离开牛奶,你需要更仔细的考虑后再做决定。事实上,在传统观念中,一些常见的需要断奶的情况并不一定是断奶,而是妈妈不知道有其他选择。
一个
短暂分离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的原因,一定要和宝宝分开一段时间,但不代表不能继续母乳喂养。在分离期间,你的母亲仍然可以使用吸奶器吸奶,维持泌乳。
回家后继续享受与宝宝的亲密时光。
2
经常喝夜奶
1岁左右,宝宝虽然长高了很多,但身体和心理发育并不成熟。原本影响睡眠的因素依然存在,更多的印象出现了。
比如喂食方式的改变,学会走路,每天各种新鲜刺激等等。,都干扰宝宝的睡眠。不了解宝宝的需求,就想一刀切的切断宝宝可以得到安慰的途径。宝宝的需求还在,妈妈却失去了这样一种省时省力的安慰方式,得不偿失。
三
食物不好吃
1岁以后,很多宝宝因为母乳吃不好。
其实一顿饭好不好是需要客观评价的,并不是说吃得越多越好。
同时要考虑食物的种类、性状、就餐环境、生活安排等各方面是否与宝宝目前的生长发育相符合。如果有更好的选择,宝宝本能的好奇心也会驱使ta去体验更多丰富多彩的美食。
断奶并不能解决宝宝营养摄入的不足。
相反,没有母乳的营养基础,营养的摄入更是堪忧。
四
母亲生病或患乳腺炎。
一些医生可能会建议母亲不要母乳喂养,因为她们的母亲生病了。
但事实上,母乳喂养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一刀切的不喂食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制造更多的问题。一旦生病,尽可能向支持母乳喂养的医生寻求建议也是非常重要的。
大多数情况下,母亲生病时不需要硬抗,哺乳期选择安全药物仍可继续母乳喂养。
五
担心龋齿风险
母乳中的糖分是乳糖,在口腔中无法分解。
而且喂奶的时候宝宝奶水很深,乳头被吸到软硬颚,所以奶水会被直接吸下去。与奶瓶喂养相比,停留在口中的奶量更少,更有利于保护牙齿,防龋齿锅,母乳不回。
真正对宝宝牙齿影响最大的是辅食中的食物残渣残留在嘴里。预防龋齿的关键在于日常清洁宝宝的口腔,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六
心理发展
母亲的功能是哺乳,承担着滋养宝宝营养和心理的双重功能。
在母婴环节,妈妈通过母乳喂养更了解宝宝,宝宝也通过母乳喂养完成自我意识的早期建立。
母乳喂养时,母亲自然与婴儿进行皮肤接触,这是对大脑的反复刺激,也是稳定情绪的重要方式。不要用“理性”的性别标签和成年人被社会惩戒后的乳房功能来要求宝宝。
静下心来,感受ta对你表达的情绪。爱情是由感情滋养的。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必须马上离奶,如何让这个过程中的影响变小?
减少刺激,让乳房逐渐休息。
乳房的泌乳机制不会戛然而止。如果想让乳房更好地适应断奶的过程,可以逐渐减少排奶量。
在乳房充盈不适的情况下,使用吸奶器或手动挤奶,排出部分乳汁,使乳房更加舒适。方便的时候,给乳房冷敷一下,消肿。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产奶量会逐渐减少,直到完全回奶。
虽然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回乳药物,但是所有的药物都有副作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但是中草药的有效性还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所以不建议妈妈们自己服用。
给宝宝足够的心理预期。
不欺骗,不隐瞒,不隐瞒,用心陪伴宝宝,对宝宝的心理预期和情绪给予足够的尊重和理解。
安全感的来源是对将要发生的事情有一个预期。
对于宝宝来说,ta不能理解的不是你对情绪和感受的描述,而是你在“工作”、“搬家”、“上课”等描述中缺乏生活经验。
通过绘本、讲故事、构建场景等方式给宝宝描述。,让宝宝正常看到妈妈的工作;假设你妈妈离开的场景会发生什么,谁来陪你,你如何表达对妈妈的思念等等。
这样,当宝宝真的遇到这些问题时,他才会有信心去面对,去等待妈妈的归来。
与家人沟通,达成一致。
很多家庭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会欺骗和吓唬宝宝,这会让宝宝不信任大人。
家人的态度和表达要尽量一致,这也是以后成长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
在断奶期间,更多的家庭支持和陪伴可以帮助宝宝分散注意力,缓解焦虑。做好个人心理状态的调整和承受。
哺乳期是婴儿非常重要的成长环节。
如果不能温柔断奶,至少让宝宝知道ta的情绪状态是接受的。
在这个过程中,妈妈需要做宝宝的“情绪容器”,保持情绪相对稳定。
当妈妈有压力的时候,也可以和家人沟通,保证自己有更好的状态照顾宝宝。
让宝宝感受到你的温柔和包容。就算离开乳房,母爱也不会消失。
改变需要时间去适应。
给宝宝一点时间和空间来应对这种变化,尤其是之前已经高度依赖母乳的宝宝。这个过程可能特别困难。
有的妈妈觉得整个过渡过程几天就完成了,有的宝宝可能几个月才能慢慢接受,有的宝宝断奶后还要重复一段时间。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请允许宝宝的反复和不安,接受ta的感受,一起面对。
无论如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程度的陪伴,是一个母亲对宝宝最温暖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