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喂”这种情况在一些老辈家长带娃的过程中十分常见,可以说是老辈家长带娃的一大“特色”。
不过,这种喂养方式并不是很健康,很有可能会导致过度喂养,而过度喂养对于孩子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阿秋平时工作比较忙,在她的宝宝出生之后,就让婆婆来帮忙照顾了,而宝宝平时的饮食,自然也是由婆婆准备的。不过,在婆婆带了一段时间的宝宝之后,阿秋就发现了一些异常的情况。
有一次,晚上回家的时候,婆婆刚好给宝宝喂完奶,结果不一会儿,宝宝就出现了溢奶的情况,而婆婆对于这种情况似乎见怪不怪的样子,表示孩子小时候吃完奶本来就是这样的。
由于阿秋的带娃经验并没有婆婆的丰富,所以也就认为婆婆说得是对的了。
但是,阿秋相信婆婆的同时,自己也存在一定的疑惑,所以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阿秋每天下班之后,都会留意宝宝的具体情况,结果发现宝宝除了经常会出现溢奶的情况外,有时候还会出现哭闹等情况。
于是,阿秋就感觉宝宝溢奶的原因并不正常,正好周末婆婆要回家收拾东西,趁此机会带宝宝到了医院检查。
结果医生一检查,发现宝宝确实存在一些消化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因为过度喂养。
过度喂养对宝宝的危害,新手爸妈心里要有数
医生告诉阿秋,宝宝的饮食要适度适量,切不可过度喂养,不然的话,将会给宝宝造成一些明显的危害:
所以,一定不要对宝宝进行过度的喂养。但是,说到这里,阿秋又表达出了自己的困惑,自己知道了过度喂养的危害,但是却不知道怎样才算是过度喂养?而医生随即又给阿秋普及了关于过度喂养的判断方法。
孩子出现这些信号,说明已经吃饱,爸妈快别喂了
想要避免过度喂养,就需要明确地了解宝宝是不是已经吃饱了,而宝宝吃饱的时候,一般有这些信号,家长要注意。
信号一:孩子在吃完之后,主动地松开了奶瓶,并且表现出一种比较惬意的放松状态,也就是看起来非常满足的样子。
当宝宝吃饱之后,自身的生理需求被完全满足,宝宝就将会进入一种非常舒适的状态,这个时候宝宝身上的肌肉群处于松弛状态,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宝宝的脸部肌肉放松,小手也不会攥地那么紧,看起来似乎是非常安逸的状态。
信号二:宝宝对于奶瓶或是奶头的依赖性变弱,能够脱离奶瓶安静地睡觉或是玩耍。
宝宝吃饱之后,由于生理需求被满足,所以对于食物的需求程度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对奶头或是奶瓶的兴趣就会下降,转投一些让自己更加喜欢的事情,比如晚上的时候就会惬意的睡觉,而精力旺盛的时候就会玩耍等等,
信号三:宝宝的大小便频率正常,未表现出消化方面的问题。
如果宝宝经常饮食有度,吃饱不吃撑,也不饿肚子,那么宝宝的消化系统就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大小便的频率就会产生一定的规律。
另外,因为饮食的节律性很好,所以宝宝的肠胃也不易出现问题,自然不存在消化方面的问题了。
总之,当孩子有这些表现的时候,说明宝宝已经吃饱了,这时候就不需要再喂宝宝了。
阿秋在了解了这些之后,就带着宝宝回家了。而回到家之后,婆婆也刚好回来了,于是,阿秋就将医生对自己讲述的这些问题告诉了婆婆,本想着婆婆能够改一改追喂的习惯,但是几天下来,发现婆婆追喂孩子的习惯仍旧没有得到改变。
于是,阿秋就又和婆婆说了关于宝宝饮食的问题,而婆婆却无奈地表示,自己总是感觉宝宝没吃饱,担心宝宝会饿肚子,会影响发育,所以不自禁的就会多喂一些给宝宝吃。
而阿秋也知道,婆婆是出于好心,但是却可能会因此而让宝宝受苦,所以,这个习惯必须及时改掉。
如何让老辈家长改掉“追喂”的习惯?
后来,阿秋找到了自己的一位有经验的朋友,朋友告诉阿秋,其实老辈家长也是很爱孩子的,但是有时候却是真的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对于老人喜欢“追喂”这件事,其实可以这么做:
首先,放平自己的心态,以和睦的态度来向老人阐述追喂的危害。
其次,给老人提供一些技术性的建议,比如说宝宝一天吃几次奶,每次吃奶的时候要冲多少奶粉,什么情况下需要多喂、什么情况下需要少喂等等,这样便于老人操作。
最后,要多夸奖老人,老人的积极性就会跟随情绪而升高,当老人心情好的时候,将会更加注重儿女们提出的喂养建议。
写在最后
过度追喂并不能够让宝宝发育得更快,这一点家长一定要理解。想要宝宝得到健康的成长,还是需要合理的饮食方案与恰当的饮食量,这样才能够维护肠胃健康,保证营养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