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儿童发病率最高,其他年龄也可发病。
症状: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2~7天,没有明显的预兆,多数宝宝突然起病,早期表现主要是发烧,随后会出疹子。
手足口病引起的疹子是一种透明的水疱,主要集中在手、脚、口腔和肛门周围,疹子不痒、也不会留疤。出疹子的同时,宝宝可能还会出现类似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比如
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
二、怎样区别手足口疹子和其他疹子?
丘疹性荨麻疹VS手足口
丘疹性荨麻疹:属于一种过敏性皮肤病,一般是因为过敏性食物、药物或者昆虫叮咬而出现的水疱、丘疹等皮疹。荨麻疹的疹子呈淡红色或淡褐色,摸起来较硬,大小不等,周围无红晕,多会剧烈瘙痒,以夜间尤为明显,严重影响宝宝睡眠。可群集或散布,多见于胸背和四肢。
手足口病:多为大米状的椭圆形白色水疱,周围有红晕,不会瘙痒,散布于指腹、手掌心、脚掌心、口腔等部位。
水痘VS手足口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水痘的疹子一般会遍布全身,以前胸后背部最多。此外,头皮、脚底、手指、手掌都可能出现疹子,非常痒,呈现透明的水泡,泡内液体较多。
手足口病:疹子主要出现在口腔黏膜、手、脚和屁股等部位,泡内液体较少,比较干瘪,同时伴随口咽或口腔溃疡,宝宝会因咽痛导致拒食。
疱疹性咽峡炎VS手足口
疱疹性咽峡炎:这是种比较特殊的感冒,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初为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多数可见丘疹、疱疹和溃疡同时存在。
手足口病:多为嗓子里先有疱疹,后发展到手心脚心,并伴有发烧。
三、得了手足口病咋办?
根据病情轻重可以将手足口病分为两种情况:
1轻症手足口,占比99%左右
只是发烧和出现疱疹,可以居家护理,只要对症护理得当,随着身体免疫力的提高,自己可以把病毒清除掉。宝宝1~2周可以自愈;
由于目前还没有针对肠道病毒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所以治疗手足口病就只有尽力去缓解它表现出来的症状。经医生诊断为轻症手足口的患儿,家长就可以从以下方面注意进行护理:出了高烧症状,就使用退烧药;出现了呕吐和脱水等症状,就给他们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即使用口服补液盐;饮食上应给予流质、温度偏凉的食物,以避免刺激溃疡造成疼痛。
2重症手足口,占比1%左右
会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严重并发症,需额外引起注意,一定要住院治疗,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死亡。
四、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该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体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的飞沫)及被污染的毛巾、玩具等物品而感染。
成人是手足口病病毒的隐性感染者,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强或曾被感染过,因此不会发病或者只出现类似感冒、口腔溃疡等较轻的症状。但成人在和宝宝的密切接触中却可能把病毒传染给宝宝,因此成人在接触年幼宝宝前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洗干净手之后再去抱宝宝。
同时,家长们应关注宝宝周围其他小朋友生病的情况,避免与生病的宝宝密切接触。还要注意环境卫生以及宝宝的个人卫生。尽量避免带宝宝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电影院、公园、商场等,以避免交叉感染。
另,目前全球首个针对手足口的EV71灭活疫苗已上市,近期正在昆明、北京市朝阳区等部分省市地区开展上市后临床研究,其研究结果会为该疫苗纳入国家计划免疫提供重要数据,现阶段该疫苗还没普及。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1、传播方式
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2、易感人群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3、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没有严格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容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1、普通病例治疗
(1)加强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发热、呕吐、腹泻等给及相应处理。
(3)病因治疗:选用利巴韦林等。
2、重症病例治疗
(1)合并神经系统受累的病例:
①对症治疗:如降温、镇静、止惊(地西泮、苯巴比妥钠、水合氯醛等);
②控制颅高压:限制入量,给予甘露醇脱水,剂量每次0.5-1.0g/kg,Q4h-Q8h,根据病情调整给药时间和剂量,必要时加用呋塞米;
③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每次1g/kg*2次或每次2g/kg*1次;
④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1-2mg/(kg·d),分1-2次静脉滴注。重症病例可以短期大剂量冲剂疗法:甲泼尼龙15-30mg/(kg·d),3天后减量为小剂量;
⑤呼吸衰竭者进行机械通气,加强呼吸管理。
(2)合并呼吸、循环系统受累的病例: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②建立静脉通路,检测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样饱和度;
③呼吸衰竭时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根据血气分析随时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