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谢先生是一名保险业务经理,由于长期气喘控制不佳,担忧若遇紧急状况会影响到工作,常到不同医疗院所就诊并要求医师开立「缓解用吸入剂」,也在生活空间各处备有急救用药,却因逐渐养成气喘一发作就依赖该药物的习惯,长期下来,不仅急性发作时更严重,更有几次吓坏客户与同事。
依赖急性缓解用药,急诊风险增72%、死亡风险高逾9成
根据2021年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研究发现,气喘患者一年使用超过3支以上缓解用吸入剂,急诊住院风险会增加72%,死亡风险更是高出9成1。然而200万气喘人口中,就有近16%、等同于32万气喘患者过度依赖缓解用吸入剂,专家推估其中有逾3成患者,每年更使用超过3支。
为什么多数气喘患者,会养成依赖缓解用吸入剂的错误用药习惯?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理事长、台大医院胸腔内科教授王鹤健与亚东医院胸腔内科教授郑世隆,共同提出最常见「气喘用药2大迷思」。
常见气喘用药2大NG习惯
迷思1. 症状只要缓解就好:
气喘患者常认为,每当有急性气管收缩症状,只要用属于急救药物的缓解型吸入剂及时扩张气管纾解症状即可,却忽略气喘其实是肺部的慢性发炎疾病,只是治标不治本。郑世隆指出,若无法从根本解决问题,容易导致发炎更易恶化,还容易将自己推入生命险境。
迷思2. 类固醇恐惧症:
临床上治疗气喘,「吸入型类固醇」扮演著用药的主要角色,能够稳定慢性发炎状况,但多数民众或患者往往未被教导正确用药观念,只想到类固醇用药的副作用,因而不敢使用,转为依赖缓解用吸入剂。
医吁「吸入型类固醇」用药,治气喘最安全
其实,相对于全身性类固醇用药,医师使用「吸入型类固醇」治疗气喘的剂量精准且少量,是最快速有成效的方式,且在用药上对于成人、怀孕妇女,安全性高达9成。王鹤健呼吁患者不用担心副作用影响,反而要积极并实际了解气喘疾病机制、与医师配合,就达到疾病的最佳控制。
据卫福部2021年统计,仅不到5成患者有使用「吸入型类固醇」治疗气喘,用药普及率及正确卫教观念尚须持续推行。为避免气喘患者不断重复错误用药习惯,社团法人临床药学会荣誉理事长简素玉强调,药师如气喘用药的安全守门员,不仅能协助优化健保资源分配,也是串联医院、诊所及社区药局,携手推广气喘用药正确观念的前线人员。
中华民国诊所协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表示,目前全台已有1864间基层诊所加入照护气喘照护行列,也建议患者遵从医嘱规律使用「吸入型类固醇」,从根本对抗发炎,巩固气喘治疗,维持日常保养才能真正达到气喘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