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位媒体带来的声光刺激会促进特定神经传导物质分泌,它的作用像是兴奋剂,会导致大脑亢奋,但这些物质的分泌是短暂的,一旦分泌中断,大脑会为了维持兴奋感而持续渴望暴露在声光效果中,久而久之产生依赖,像是上瘾一样,总觉得使用时间不够,」国泰综合医院精神科临床心理师薛媛云解释数位媒体容易使用成瘾的原因。
过度使用,会对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幼童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可能导致近视;愈小发生近视,度数增加愈快,未来发展成高度近视的风险较高,还可能因此导致早年性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剥离、黄斑部出血与退化,甚至酿成失明。
攻击性、注意力不集中,男童比女童更易发生
情绪行为问题风险是其中之一,《 美国医学会期刊:精神病学(JAMA Psychiatry)》近日刊登一篇研究,同样系统性回顾整合87篇论文,纳入分析近16万名12岁以下儿童。结果显示,萤幕使用时间与情绪行为问题之间的确存在统计上显著的关联,其中外化问题(如攻击性、注意力缺失、多动症症状)比内化问题(焦虑及忧郁等)更明显。
观看萤幕时间之所以会导致较差的心理健康状况,过去文献曾解释,这可能源于牺牲睡眠时间、降低身体活动、以及缺乏人际接触等。此外,数位媒体的快速节奏和强烈声光刺激会增加大脑兴奋程度,与此同时抑制前额叶运作,使情绪调节能力及同理心双双降低,因此可能导致更多的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是攻击行为。
「许多时候,人们使用数位媒体产品时不太动脑筋,经常受到刺激就做出单一反应,例如玩游戏时不断重复按一个键就能获得即时回馈,这样久而久之会养成习惯,生活中碰到事情就容易出现直觉性的冲动反应,不经大脑思考、不会设想其他可能性或是对方的立场情绪,因此容易发生冲突,也会牵动人际关系的发展,」薛媛云补充。
这项研究同时注意到,比起女童,男童盯萤幕与外化问题增加的关联性更强,这可能源于男童盯萤幕的时间较长,也容易从观看内容中习得阳刚的性别刻板印象,甚至是攻击性、暴力行为。
儿童沉迷数位媒体,父母身教是关键之一
聚焦,本土小型研究也有类似发现。有南部研究针对一群平均年龄2岁多的孩子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分析显示,幼儿接触萤幕装置时间愈长,愈容易有情绪问题、忧郁焦虑症状、注意力与攻击行为问题、身体症状以及社交退缩等,不过语言发展并未受到影响。
另一篇2020年发表的东部研究针对小学学童进行调查,验证学童的萤幕使用时间与肥胖风险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这篇研究点出父母自身的使用行为,也是影响孩子使用时间及生理健康的关键——比起体重正常的小孩,过重儿童的父母较少管控孩子使用电子萤幕的时间,父母自己看萤幕的时间也较长。
「家里要订定手机平板的使用规则时,家长也要同时遵守。当家长有良好的示范,才有助于亲子沟通,也比较好跟孩子谈家规,」薛媛云说。她建议,不仅2~5岁幼童,学龄儿童每天使用电子萤幕的时间也别超过1小时。同时,最好能够分段使用,例如每次使用15~20分钟,以避免大脑持续过度兴奋导致使用成瘾。
临床上碰到数位媒体使用过度的孩子,薛媛云通常会请孩子提出心中期望的使用时间。孩子可能会兴奋地说「每天要玩5小时!」这时需要有耐心地与他们讨论,放学后到上床睡觉总共有多少时间,扣掉写作业、安亲班、吃晚餐、洗澡等例行工作,还剩多少时间,如此慢慢找出亲子双方都认为合理的使用时间。
跟孩子谈减少使用手机时,许多孩子会反问她:「不玩手机,我可以干嘛?」这反映不少孩子的休闲活动选择匮乏。因此,培养孩子多元的休闲兴趣同样重要,不仅能预防或戒除电子产品成瘾,还能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对孩子各方面的成长发育均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