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是美德,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节俭行为有助于孩子身上勤俭美德的养成。不过,对于生活经验不足,心智幼稚的孩子而言,如果父母没有把握好节俭的尺度,那这也很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因为物质上的“匮乏”而产生自卑心理。
当孩子合理的物质需求被父母选择性忽视时,这很有可能成为,扎在他们心里的一根刺,同时在未来诱使他们做出冲动消费、爱慕虚荣、贪图物质享受等一系列的行为偏差。
张女士是某公司的中层管理,她的丈夫是某大学的教授,可以说是收入颇丰的中产家庭。不过,张女士在平时十分节俭,可谓是“能省就省”,她认为,“钱应该花在刀刃上,而不是物质享受上。”
前几天,张女士的儿子过生日,小家伙对于生日蛋糕十分“期待”,“我的同学过生日都会吃蛋糕,可是我每次生日都只能吃热汤面。妈妈,你就给我买个蛋糕吧?”听到孩子这么说后,张女士满不在乎地回应道,“照我看蛋糕可不如面条有营养,奶油吃多了是要发胖的。”
听到妈妈这样说后,孩子很是失望,看来这次过生日自己又吃不上蛋糕了。不过,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这次妈妈没有太过坚持,而是“爽快”地接着说道,“小区门口新开了个蛋糕店,给你买蛋糕也不是不行!”
终于到了生日那天,儿子早早地等在门口,他希望第一眼就能看到妈妈买给自己的大蛋糕。可再次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张女士居然拎了一袋子蛋糕边角料回来。
“这边角料就是蛋糕上的,吃起来和蛋糕一样,而且还特别便宜!”看着眼前的蛋糕边角料,孩子崩溃地大哭起来,“妈妈你骗人,这样的蛋糕连蜡烛都插不上!”
张女士对于孩子的“指责”不以为然,随后便兴致勃勃地把自己买蛋糕边角料的事发到了朋友圈。本以为大家会夸赞她持家有道,可是没成想朋友圈里一片吐槽声,“孩子一年就一个生日,买个像样的蛋糕不行吗?”
“拿边角料给孩子过生日,这样的家庭再有钱也养得养出自卑的娃。”
“明明答应孩子了,为啥还要买边角料糊弄事呢?这样的节俭真可怕!”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内心会生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需求,比如说虚荣心、自尊心等,尤其是在孩子身上的社会性得以显现后,这种内在的心理需求会变得尤为强烈。
如果此时父母们为孩子营造的成长环境是忽视其内心需求的,那么这就很容易导致其产生一系列的心理,以及认知上的问题。
适当的物质满足可以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获得一定的认同感,过分匮乏的物质给予则很容易导致孩子生出“我不配”的认知偏差。而这样的心理满足缺失很容易导致孩子形成自卑的性格特质,使其无法正视自我价值以及自我需求。
当孩子对于“比较”有了一定的认知后,他们在与他人做对比时来确定存在感和价值感。如果此时父母们自以为是地把“比较”定义为“攀比”,过分地压缩孩子合理的物质需求,那么这就会很容易导致孩子自我迷失,心理上出现自我矮化的映射。
父母过分节俭的行为会导致孩子对于物质满足过分看重,这就很容易导致孩子身上出现爱慕虚荣、热爱攀比等不良的物质需求。孩子们受到父母的影响,在无形中放大了物质满足的价值和意义,膨胀的物欲也让他们无法看清需求的本质。
第一:“物尽其用”比“抠搜”更有意义
时下,孩子们所拥有的物质条件较为优越,这也使得他们很容易变得不懂珍惜。所以父母们想要培养孩子节俭的品质,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物质需求,教育孩子物尽其用,不铺张浪费远比刻意地抠搜,要更加有意义和价值。
不轻易浪费,充分利用好物品价值,这样才能发挥物品本身的最大价值。
第二:生活也需要“仪式感”,不该省的地方别省
在孩子的成长中,必要的生活仪式感可以让他们更加懂得热爱生活。所以当孩子在生日那天迫切地想要一个生日蛋糕的时候,父母们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完全不该拿“边角料”来糊弄了事。
生活的仪式感不是搞铺张浪费,但是不该省钱的地方家长们也该大方一点。
第三:合理的物质需求应该被适当满足
当孩子提出某种物质需求时,父母们应该设身处地从孩子的角度来进行考量,对于必要的物质需求,家长们应该适时地给予满足。
过分上纲上线地拒绝给孩子花钱,这样的价值认知本就存在不足。当孩子有了更多社交身份时,必要的物质需求应该得到父母的重视和认同。
小编寄语: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尺度的把握最为关键。父母们应该对孩子保有一定的同理心,这样他们才能够理解孩子的窘迫和犹豫,才不会凭借着想当然来压制孩子成长的合理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