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得关心他人,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将来进入学校、社会,在集体生活中很难融入。在2015年哈佛大学一位名叫Richard Weissbourd的心理学家曾经推行了一个项目主题为“推广关爱”,这位心理学家分析,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很善良。
Richard Weissbourd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家长们重视孩子是否能开心成长,在意他们的发展前途,为孩子在学校取得优异成绩而自豪,却极少注重孩子是否懂得关心他人。
关心他人是一种美德,更是人的一种良好品质,懂得关心他人是一种奉献、一种付出,一种同理心,也是成为一位优秀的人必备品质。如果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只知道索取,很难有关心他人的意识。
在网上曾经有一个视频,一位二年级的小男孩儿和同学追逐,不小心撞倒了一位女同学,使女孩儿扭伤了手腕。男孩儿的父母向女孩儿及对方家长道歉,所有的医药费都负责。在孩子们之间看似平常的一次小意外,妥善解决后本该到此结束。
而这位小男孩儿的表现让人很温暖,他每天都要提前到学校,在门口等待小女孩儿,帮她拿书包,放学帮女孩儿收拾书本,送出学校。在学校对女孩儿照顾得无微不至,女同学的家长被这位小男孩儿的行为感动了,一直夸他有爱心有担当。
这位小男孩儿的举动不仅是责任心的体现,更是关心他人的表现。他能站在女孩儿的角度想问题,受伤不方便拿取东西,他理解这种不便和困扰,做出力所能及的事,尽最大努力替女同学分担。
人本主义大师卡尔.罗杰斯曾经提出,在与人交往中,能顾及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立场,也能照顾他人的想法和情绪,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是关心他人的体现,也是处理问题能力的提现。
有同理心懂得关心他人,这样的孩子内心善良,愿意付出,受周围人欢迎,能很好地融入集体适应不同环境,未来可期。
如果不感恩他人的付出,不体谅父母的不容易,这样的孩子让人“心寒”。懂得关心他人,为他人考虑并不是孩子天生具备,需要通过家长引导和培养,从小养成习惯。
1、给孩子表达真实感受
大部分家长出于爱和责任只顾及孩子的感受,却忽视了让孩子体会父母的感受,这是做为父母的本能,。即便自己身心疲惫没有精力照顾,也要坚持面面俱到,不怠慢孩子,唯恐他们受委屈。形成习惯,孩子意识不到要考虑父母的处境和感受。
他们根本没有想过爸爸妈妈是不是累,认为父母给自己的照顾是理所应当,并且应该随叫随到。自然学不会体谅他人,更不会关心别人。、
要让孩子懂得体谅父母,父母就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身体不舒服时,疲惫不堪时就要表达出来,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此刻非常劳累,没有力气照顾他,需要暂时休息。
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也会累,也需要休息需要心疼,需要得到照顾。只有想孩子表达真实感受,他才渐渐懂得体谅和心疼父母。
2、培养孩子同理心
不体谅他人,不顾及他人感受和情绪,只以自我为中心,孩子缺乏同理心,不习惯观察他人的情绪及感受。日常生活的小事就可以有意识引导孩子通过观察、关注他人,培养同理心。
分享一件事的时候有意识地让他说说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及听完后的感受,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他身上,他将怎样处理。通过观察周围人不同表情,让孩子分析对方是什么情绪,是开心还是沮丧等等。这样的经历多了,他逐渐养成关注他人的习惯,学会分析对方的情绪,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
孩子学会了关注他人,对情绪变得敏感,在与人相处中渐渐学会考虑他人,建立起同理心,懂得关心他人。
3、锻炼孩子体会“感受与行为”的关联
日常生活中父母经常锻炼孩子体会行为与个人感受的关联,让他懂得什么行为使人的感受最舒适,什么行为被欢迎,被他人认可。
比如在学校犯错误时孩子受到老师的批评,他一定有不好的感受,父母可以首先理解孩子此刻的感受,安慰他同时共同分析哪种行为被老师不认可而受到批评,孩子感受到被关心,也会懂得关心温暖他人。体会到自己行为和感受的关联,也懂得怎样避免错误,避免带来不好的感受。
小编来叨叨:
懂得关心他人,在生活中也将会得到他人的关心,让孩子形成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父母要做好引导。让他学会观察他人的情绪,培养同理心,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不知不觉中孩子的内心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与人相处中学会替别人考虑,懂得关心他人,这是一种社会生存的能力,受人欢迎被人认可的孩子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