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许多国家会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或宣传活动。
不过,自从电子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纸质书籍在人们的心中,似乎没那么重要了。因为很多消息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得知,懒得再去捧起一本书。
小编想说,书本仍是孩子入门学习知识,必不可少的工具。让孩子享受电子工具便利的同时,也别忘了读书带来的益处。
前段时间,小糖果的班主任让孩子们录制一段视频,要求和“世界读书日”主题相关。小编看到一位家长晒出的视频后,有些震撼。
糖果班上有一位非常文静的男孩儿涛涛,他的作品最终胜出。让家长和孩子们,都输得心服口服。
很多孩子在介绍自己家有什么书的时候,可以明显看到书的数量比较少,而且介绍的内容由家长辅助来完成。
但涛涛家有一个比他高很多的书架,上面书本摆放得错落有致。从他几个月大时就听过的绘本,到上小学后读到的书,应有尽有。
随手拿起一本书,涛涛就能讲出其中的精髓,和推荐大家去读的建议,老师都感到很佩服。
涛涛获奖后,老师想让涛涛妈妈分享育儿经验。涛涛妈表示,自己是全职妈妈。让孩子爱上读书,是自己能做到最简单且收获最大的事。
看到这里小编猜想,许多家长知道孩子读书有好处。真正的难题,是如何给孩子选择适合他的书。
孩子读书的好处自然不用多说,既能增长知识和阅历,外在还能为孩子增添一份气质。
可如今的生活毕竟和过去不一样,面对网络上各种新鲜的消息,该怎样为孩子选书?大体要由年龄段来划分。
0~2岁期间,就可以让孩子接触书本了
读书要趁早,其实宝宝在1岁前就可以接触书本知识了,只不过1岁前是以“听”为主。但要注意这个阶段的宝宝,不喜欢听长句子。
细节之处的差别就在于,要拿着纸质的故事书给宝宝读着听,而不是抱着手机或pad,让机器发出冰冷的声音。
等到孩子1~2岁阶段,就要引导孩子主动去看,慢慢向亲子共读度过。
2~4岁是转折期,家长别做错
孩子2岁之后,已经对许多事情感到有兴趣了。但因为理解能力还不够强,所以这个阶段是亲子共读的最佳时机。
要遵循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模式,也就是看图说话。可以给孩子读一些简短的寓言故事,接触上幼儿园前的好习惯,和心理准备的内容。
孩子在读书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建立起了入园的必备技能,是双重收获。从4岁之后,就要开始转向“以文字为主”的阅读模式了。
孩子到了4岁之后,家长可以成为“陪伴者”
孩子到了4岁以后,主观意识越来越强。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选择不同领域的书籍,例如科学类,故事类、手工类都是可以的。
孩子在4岁以后更适合看富有哲理的书,家长需要为孩子解答疑问,让孩子慢慢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凡事都要掌握好尺度,读书也是如此。家长在培养孩子看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不必过于重视“量”: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对孩子来说,书再多不如他真的读懂了。
我们要允许孩子将一本书反复看,只要他明白其中的道理,并有所收获就是成功的。否则书堆满房间,也没有读进孩子心里。
给孩子准备单独的书房或读书角:读书是一件比较有仪式感的行为,就算孩子适应能力很强,也要在家中给他准备一个读书专用位置。
或是安静舒适的书房,或者是一个专门用来读书的角落,这样会让孩子把读书和其他琐碎的事情分开。
读书习惯越早开始越好:虽说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都不晚,但尽量让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就养成这个好习惯。
俞敏洪曾说过,3从孩子2、3岁起,如果每天带他读书20分钟,到上小学的时候,就能形成良好阅读习惯,这一辈子学习不会太差。
由此可见,即使现在电子产品丰富,但也少不了书本陪伴,家长要重视起来。
通过这次世界读书日,小编发现另一个很真实的情况。许多家长带孩子过完“读书日”后,又将读书的事情抛之脑后,这是孩子难以坚持读书的原因之一。
从前人们都讲书香门第,就说明一个家庭,和家中的长辈对孩子有多么大的影响。
如果想让孩子爱上读书,家长只对他强调“世界读书日”,给孩子带来的启发和激励并不多。
想要孩子有一个怎样的习惯,家长在平时,每天都要做出榜样,孩子自然会模仿家长的行为。
其实许多家长每天刷手机的时间并不少,把聊天和刷视频的10~20分钟,拿出来和孩子一起读书,哪怕不是世界读书日,也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