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孩子顶嘴、哭闹,进入难以沟通的情绪风暴,该怎么办?其实这与大脑的运作有关!职能治疗师说明两种大脑思考的模式,提醒家长当孩子进入情绪风暴时,应先回应右脑情感需求,并介绍家长好用的句型,引导孩子开启左脑思考,练习做情绪的主人。
我们的想像中可能会觉得,与孩子相处温馨又平静的时间,才是有效学习,但事实并非如此,不论是过程中的讨论、顶嘴、大哭大闹,甚至是日常的一些小调皮,都是机会、经验也是成长时机。其中情绪的体验以及修复更是一大挑战,让我们一起从大脑的角度出发,陪伴孩子走出情绪风暴。
了解情绪从大脑出发:左脑与右脑
我们知道大脑分成左右两个部分,除了构造上的分离,功能上也非常不同。大脑影响我们的方式有「左脑模式」和「右脑模式」,后续讨论我们用通俗的方式称为「左脑」以及「右脑」。左脑热爱并渴望秩序,倾向具有逻辑、实事求是的方法,线性的思考以及语言的沟通。而右脑则是倾向全面性的、非语言的,它发送并接受信号让我们可以沟通互动,这些信号包括脸部表情、肢体动作、手势、语调以及眼神等等。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三岁以前右脑占据主导地位,孩子还无法掌握用逻辑和文字来表达感受的能力,但是当孩子开始进入「为什么」时期,你就知道他的左脑开始运转了。教养中最有挑战的时候,往往就是孩子的大脑处于分裂的状态。
整合,就是让大脑协调运作,而我们为孩子提供体验、甚至是模范,能帮助他们整合大脑,使他们免于混乱与秩序(左右脑)的状态。通过聆听与专注、经验分享,认清孩子的情绪状态,帮助他们连结右脑与左脑,用左脑的逻辑平衡右脑的强烈情感,调整并舒服的与情绪共处。
用右脑聆听连结,再用左脑重新引导
我们常常经历孩子在情绪爆发时,诉说着一连串的抱怨或是尖叫怒吼,而当中孩子给出的讯息毫无逻辑,为了厘清孩子的想法,我们常常本能的制止孩子或是询问孩子「你想说什么?」、「你好好讲,不然我听不懂」等等。
基于对左右脑的了解,在情绪风暴中的孩子,右脑情绪正剧烈的波动且缺乏左脑理性的平衡。如果我们使用左脑式的反应与孩子的逻辑较劲(如:我刚刚就说过只能一次、这是你自己选的)则会直接被孩子的右脑抵制,讯息无法传输,徒劳无功的感觉也会让我们灰心丧志。别忘了!在情绪风暴中,孩子的逻辑左脑正在当机中,只会觉得大人不了解他或是不关心他的感受。
在情绪风暴当下,左脑逻辑当机不管用,除非我们回应了右脑的情感需求,而这种连结是一种归属感、觉得自己被理解,当家长与孩子互相感受到理解,就能产生所谓的连结。 「聆听与关注」是感受到连结的第一步,当我们接受并承认孩子的情绪,利用非语言的方式,比如同理的眼神、温柔的拥抱、关爱的语气与不带评论的倾听,与孩子连结让右脑得以平稳下来,离开情绪风暴中心后,便是左脑开始工作的好时机,与孩子一同厘清问题,并且讨论解决方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陪伴孩子演练一遍。
为你的情绪命名,学习厘清感受
不论是孩子或是大人,我们常常经历当有不舒服感受的时候,无法确切地表达自己怎么了,讲不出来所以忽略它,让这不舒服持续累,进而转变成情绪风暴。当左脑的语言当机无法运作时,这些工作便全部丢到右脑了。但如果我们可以「命名情绪」,便可以提升觉察能力,提升觉察能力便可以降低情绪激化的程度。
情绪命名需要学习吗?答案是「需要的」,在学龄前情绪就跟颜色、数量、字母一样是很抽象的,需要经验累积、也需要学习。大家可以试着想想看,除了喜、怒、哀、乐,还可以想到哪些情绪用词呢?而这些词语有没有强弱之分呢?在临床工作与家长的讨论之中,常常发现我们的情绪词汇非常少,导致当我们有一些感受时,说不出来、也无法定位。
在引导孩子情绪风暴的第二步,便是「命名」情绪,倾听与连结孩子的右脑,透过命名情绪厘清感受,来启动逻辑的左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绘本与孩子讨论书中角色发生什么事?他有哪些感受或是情绪?利用这些讨论来拓展孩子的情绪词汇。
善用简单例句,带孩子启动左脑运转
在引导的过程中,好像一不小心又会让风暴再次运转,以下分享一个简单例句来启动孩子的左脑运转。
你觉得(孩子的内在情绪)......
因为(事件描述)......
你希望(处理情绪的方式)......
善用这样的句型可以更轻松上手,厘清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与信念,再与孩子一同讨论解决方法并演练(图表1、2)。不过要记住,所有的练习都需要重复与修正,很难因为一次的讨论孩子就完全理解情绪,但可以确定的是,每一次的练习都是孩子成长的机会,而每一次的理解,孩子都可以感受到你们之间的连结。最终,孩子的情绪、社交互动、问题解决能力,都会在这些经验中得到很好的发展。
「他很小气,他不借我奥特曼!哼!我不要来了啦!」
「今天老师骂我!叫我坐好,但他太凶了!我不想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