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直升机父母(Helicopter Parents)”这个词吗?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美国孩子强大的独立能力与美国父母的家庭教育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美国父母都能很好的放手去让孩子独立,“直升机父母”这个词就被形象的用来比喻那些在孩子(包括已经成年的孩子)头上盘旋着不肯离开的父母。关于“直升机父母”的话题,大家可以对照看看自己是否有直升机父母的倾向,以及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成为直升机父母。
一、什么是“直升机父母”?
直升机父母对孩子过分的关心和照顾是过度养育(Overparenting)的典型代表,Helicopter Parents这个概念20世纪70年代在Haim Ginott博士《Parents & Teenagers》这本书中首次被提出。
9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社会对儿童安全和保护意识加强,同时孩子升学、就业等竞争较以往更加激烈,这个时期出生的这代孩子的父母,特别是那些教育程度高、经济条件好的家长,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替孩子包揽一切。这些父母就像直升机一样整天“盘旋”在孩子周围,关注孩子一举一动,随时准备“降落”在孩子身边提供指导或帮助,从此“直升机父母”成为了大家广泛热议的话题。
直升机父母”的典型症状有下面这几条:
二、“直升机父母”可能会对孩子造成的危害
看完上面这几条,是不是感觉有点“似曾相识”呢?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有不少父母正在走向“直升机父母”的道路上,他们从小就把孩子保护的好好的,什么都帮着孩子去做,即使孩子上了大学他们仍不肯放手,甚至孩子长大成人开始“啃老”这些父母也心甘情愿。可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些行为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危害。“直升机父母”可能会给孩子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下面这几条:
1、让孩子变的懒惰 这里我们所指的懒惰,不单单是行为上的,而且还是心理上的和思维上的。懒得付出、懒得思考、懒得对任何事物提起兴趣,对于孩子和任何成人来说,其结果都是毁灭性的。
直升机父母从来不让孩子做家务,生活上的各种杂事琐事也都是大包大揽,只让孩子关注自己的学习,这种做法除了会导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之外,还会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直升机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很容易产生这些想法:“反正妈妈会喊我起床”、“反正我不做作业爸爸也会催我”、“反正我不回答,总有别人会说出正确答案”等等。
我们很容易可以发现在课堂上,相对来说中国孩子回答问题不是那么的积极主动,而美国孩子则表现的更加积极踊跃,这就是因为大多数华人父母的“过度养育”方式让孩子产生了一种思维惰性,他们不太愿意去主动思考问题,总想着别人能够代替他们说出答案。如果孩子长期受到这种惰性心理的影响,他们的思维就会慢慢变得迟钝,一遇到问题也就会马上想要去逃避,以后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也去无法接受任何困难和挑战。
2、孩子会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些已习惯在“直升机家长”的控制下生活的孩子,即使上了大学,还是无法独自面对困难,独立解决问题。他们不仅在选课选专业等问题上依从父母的意见,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依赖父母。
给大家分享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位住校的女大学生在发现寝室被盗后,没有第一时间报警,而是先给父母打电话,父母驱车三个小时匆匆赶到,检查了房间后才报警。对孩子过度呵护的父母通常认为自己在做好事,但最终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父母与其亲力亲为去“捕鱼”给孩子吃,不如教会孩子捕鱼的技巧,这样即使孩子远离了父母,他也能够独立的生活的很好。
3、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我们已经强调了多次父母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一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孩子总有一天是要自己独立走入社会和工作岗位的,如果父母在他们小时候没有交给他们独立的能力,那么这样的孩子工作以后也不见得会表现出色。所以就算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考虑,父母也应该学会放手,去想办法培养孩子变得更加的独立。
三、怎样做才能避免成为“直升机父母
1、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父母要将孩子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最终其自主性并有意识地培养。1岁的孩子就会慢慢产生独立意识,他们什么都要来一个”我自己”,比如自己拿小勺吃饭、自己穿衣服、拒绝大人的搀扶自己开始尝试走路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还会想要独立的洗脸洗澡、自己洗袜子、甚至是自己上街买东西等等。
对于孩子正在增长的自我独立意识,父母一定要予以重视,并支持和鼓励他们“宝宝只要好好学,一定能做好!妈妈相信你!”,千万不能泼冷水“你还小,干不了!”
2、放手让孩子去尝试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父母必须放手让他们去做那些应该做而且又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使孩子做得不好,处理得不圆满也没关系。有些父母总怕孩子做不好,习惯于包办代替,习惯于指手划脚,总以担忧的目光注视和提醒孩子,或者干脆自己亲自上阵替孩子扫除障碍,铺平道路,这种态度和做法无疑会束缚了孩子的手脚,阻碍他们独立性的发展。
另外父母也可以尝试偶尔“延迟满足”,主动鼓励孩子去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比如当孩子想要喝饮料的时候,父母可以把饮料放到孩子能够够得到的地方,让他自己倒给自己喝;当孩子告诉你他想要买一个什么玩具的时候,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然后再给他买玩具作为奖励。总之,不要把孩子想象成禁不起半点打击的温室花朵,要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甚至是吃点苦、吃点亏来达到目标。
3、教给孩子独立生活的知识和技能 1.孩子不仅要有独立意识,而且还要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例如怎样穿脱衣服、洗脸洗手、怎样摘菜洗菜,怎样扫地、擦桌子,这些事情都是有一定程序和方法可循的。
在孩子的学习方面,父母也可以给孩子分享有用的学习方法,帮助他找到学习的问题并指导他怎么去解决。最后在孩子和同伴的日常交往中,父母也要鼓励孩子自己去交朋友,当孩子和同伴发生纠纷时,父母也不应当干预,而是应该教孩子用合理的方式去自己解决矛盾。
4、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孩子的事应该由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决断。玩具放在什么地方?游戏角怎样布置?和谁玩?玩什么?这些事情父母完全可以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引导孩子自己去决断。如果是其他的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比如选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父母也不能够代替孩子做决定,只能给孩子提供自己的分析和意见,最终选择还是应当由孩子自己来做。
5、参考育儿专家的意见 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可以盲从,当周围的亲戚朋友给你意见的时候,妈妈自己要先判断一下这种方法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小编这里更推荐大家去读一些育儿专家的书,与普通人相比,育儿专家在怎么教育孩子这一方面更加专业,他们提供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也都非常值得参考。
当然教育孩子没有教条可循,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特的个性,不论是亲朋好友还是育儿专家的意见都只能作为参考,更重要的还是在于父母和孩子进行充分的沟通,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孩子共同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