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载小儿子开车出门时,坐在后座的他,忽然间有感而发地说了一句:「我其实也一直在想,要怎样改进自己的问题。」当下,我听了又好笑又想哭,可能旁人不是很能理解我的情绪,但对于家中有个special need小孩的家属来说,这句话真的像天籁一般,像一句来自天堂上帝的话,深深打动了我!
ASD孩子需要更多时间学习与改变
先前有提过,小儿子被诊断出轻微的ASD(自闭症光谱障碍),他的主要问题就是不太能够同感他人。比方说,在学校跑步运动时,不小心撞到同学,一般正常的反应可能会是停下来道歉,看看发生什么事,确认同学是否有受伤,或是更进一步安慰一下同学等。但他却不会认为他有什么错,完全没有任何反应并继续往前跑,所以就被旁边的同学举报「肇事逃亡」。
又例如说,这个年纪的小孩很喜欢重复一些没有意义的话,父母们常常会觉得这种行为很令人烦躁,而多数的小孩在我们阻止后,是可以改善的,甚至学习并记得这样会干扰到别人。
但小哥完全不理会别人的感觉,有一次,他学了卡通里的说法,帮一位同学取了绰号,并且不断用绰号称呼这位同学,从早到晚至少把这个绰号给说了一百次,除了让同学不悦外,也引来其他人对这位同学的嘲笑,结果当然就被家长投诉「以言语霸凌别人」。
这些事情看起来好像要改善并不困难,学习的门槛也很低,但对于小哥来说,或者对于ASD的小孩来说,就是要花很多时间去体会、去学习。对他们来说,很辛苦;对父母来说,也很煎熬。为什么一会而再、再而三发生同样的事?为什么你就是学不会?似乎永远也说不懂,看不到尽头的无奈感油然而生。讲到这,各位朋友应该就可以理解我为什么会那么感动了吧!
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有更多思考机会
要如何让小哥发自内心自我趋动的能力,去理解自己、感受别人,进而去调整自己的行为是非常困难的,真的需要很多的时间跟努力。我常跟我快要崩溃的老婆说:「没关系!这就是我俩这一辈子都要面对的课题,我相信越早做会越好,多做多练习也会越好,他已经进步很多了!别担心!」
而站在医师的立场,面对这样一个认知超好,但社交互动有问题的小孩,我们陪伴他练习的方法,并不是直接教导他如何做正确的回应,因为每一次练习时,他都能把正确的方法倒背如流,每一次回答问题,也都会说:「有喔!爸爸有教我应该要如何如何」说得头头是道。当他自己实际面对状况时,却没办法自然反应出恰当的表现跟合适的行为。
所以,相反地,我会建议利用游戏治疗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他自己布置事件发生的场景,安排故事里的人事物,让他自己从头到尾利用这个舞台布景的概念,进而讲述故事中所发生的细节,当时的每一个角色都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让他自己发掘当时自己的反应,以及如此反应的原因,并且思考是否能有其他的对应或处理方式,这才会成为他自己由内而生的概念跟动力,去解决他所面对的问题。我们再从中给予更多的提问,而不是意见,来让他有更多的思考机会。
后来,我就很常运用这样的方式来让他练习,虽然相较于直接提供给孩子方法,这个练习的过程会比较缓慢,但经过这个自我的脑力激荡过程,这些感受与能力才会是他自己的。
如何建立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对一般孩子来说,「内在驱动力」的建立其实也不容易,就像大儿子有阵子非常沉迷于电玩,越打越上瘾,打到停不下来,逼得我们常常只能请他停下来,把时间拿去念点书或拉个琴。有一天,他问我,其实他也知道沉迷打电动不好,但打电动的过程很开心,很有成就感,所以就会一直很想玩。
现在虽然没有打了,可是那并不是他自己的意愿,只是大家都觉得打电动不好,应该被禁止。
「内在驱动力」的建立在这样的孩子身上,其实是缺少一个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理由,很多家长都是先要求改变小孩的行为,但却忽略了仔细去解释这行为背后的意义,以及对孩子本身的价值在哪里。
所以,我开始向他解释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差别,为什么很多人选择流连在网路世界,而不愿意去面对真实生活的问题,经过分析,他就懂了。
某天,他拉完了一整页新的小提琴谱,兴奋地跟我分享,并表示这种成就感真的太棒了,很真实且能持续很久,甚至让他开始期待下一次的练习,而不再是被别人逼著去做,也不再会想要藉著打电玩而逃避,沉浸在网路虚拟快速的成就感了。
对于我这个爸爸来说,不论是用了哪一种方式来帮忙两个儿子,所得到的成就感与喜悦都是无与伦比的 这也就是我的内在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