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妈妈都品尝过长时间抱宝宝的滋味,那一小团娇嫩的像没有骨头一样的“小鲜肉”,让妈妈欢喜又担忧——即使只有几斤,给新妈妈抱上半小时也够让她紧张、大汗淋漓、腰酸背痛了,而且一两周或数周过后,宝宝吃奶睡着还不容易被放下来,一沾床就哭,往往得一家人轮流着抱睡。
尤其是经历过剖宫产、会阴侧切的新妈妈,长时间久坐的滋味更别提多难受了,伤口剧痛难忍,尤其是切口一头一尾打结的地方,还可能经常小范围撕裂,难于恢复。
如果是在夜间,碰到一个吃吃睡睡的“马拉松宝宝”,吃一个小时,睡一个小时,彻夜难眠;白天除了应付恼人的小家伙,还要应酬频繁来访的客人,反复前来热心介绍经验的亲戚朋友邻居,反复塞吃的和“传道授业解惑”给自己热心的老人们……
这个新妈妈的疲劳困倦、痛苦烦躁更是可想而知。赶上盛夏汗水流过伤口那辛辣刺激的感觉更是让人难以忘怀,怀里抱着宝宝还不能擦一擦或捂一捂,有些新妈妈甚至出现伤口感染;如果赶上隆冬,掀开厚厚的衣物给另一堆厚厚衣物中的小婴儿喂奶,坐太久手脚冰凉,怎么靠着都难受,个中滋味难于诉说,真是打碎牙往肚里咽。
我想,新生儿的出生,本应给新妈妈带来喜悦和幸福体验的。而这样辛劳痛苦的哺乳体验,又在“月子”里,自然会让本来虚弱和因激素剧烈变化产生抑郁倾向的新妈妈难过甚至退缩了。
可以说,绝大多数新妈妈会首先放弃夜间哺乳,将宝宝交给家人照顾,这将极大地降低全母乳成功率——你彻夜难眠的疲惫的家人,心疼同样疲惫的你,基本一定会喂牛奶或其他食物,而你基本会等奶涨了再用吸奶器吸奶,这个吸奶频率和效率,相比宝宝的小嘴太低了,一样得坐半小时左右,还担忧思念小宝宝,滋味同样不好受。
少数倔强的新妈妈了解夜间母乳对于奶量增长的重要性,为了让小宝贝吃上奶,抱着宝宝整夜枯坐。听着窗外逐渐热闹起来的鸟叫声,看着远方天空泛起的鱼肚白,感到十分疲惫、无助甚至绝望。而家人多感到不理解,也无法提供切实的帮助,经常心疼子女的老人会说“把宝宝给我,你睡觉吧”,“喂点牛奶吧”,动摇新妈妈的信念。多少新妈妈暗自垂泪到天明,多少年后回想起来当初夜奶的经历,仍然心有戚戚,感怀唏嘘。
在自然界,我们经常观察到小狗、小猫的妈妈侧躺着,宝宝们簇拥在一起吃奶。很多妈妈也会做出一些尝试,发现这样侧躺着让宝宝吸奶,相比而言很方便,解放了手脚,还能跟宝宝一起相拥着睡个甜蜜的安稳觉。
而很多人却认为不要“侧卧奶睡”,说可能导致妈妈乳腺炎,宝宝含久了会把乳头吃破,宝宝容易患中耳炎、龋齿,最严重的是可能导致宝宝猝死。这让新妈妈们胆战心惊,内疚自责,又退缩了,刚尝到甜头,又决定牺牲自己的舒适来保障宝宝的安全。
而侧卧奶睡,真的是洪水猛兽吗?牺牲自己的舒适保障宝宝的利益,真的效果很理想吗?
我在两个宝宝身上亲身实践,阅读了大量资料,认为侧卧奶睡其实并没有传说的那么恐怖,他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方便按需喂养和“接觉”
妈妈很方便。宝宝随时能得到妈妈的乳头,包括夜间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哼唧两声,转个头就吃到了,分分钟又睡着了,哄睡十分方便,妈妈受到的影响最小化。相比而言,如果抱起来宝宝很容易醒,睡着了也因为早期浅睡眠、睡眠秩序感、胃食道返流等原因,很难把宝宝放下来。头几个月一抱就是大半个钟头。
保障妈妈的休息时间
可以让产后妈妈迅速恢复。母乳中含一定量镇静安神的物质传递给宝宝,会给他一个安稳的睡眠(哺乳动物奶水中貌似都有类似的物质,比如一些种类鹿的奶会让鹿宝宝睡4-10小时甚至更久,方便妈妈将宝宝放在窝里,自己外出觅食,不至于宝宝醒来招惹天敌);哺乳妈妈体内各类激素水平变化,也让新妈妈自身获得镇静安神作用,因此就算总的睡眠时间减少,妈妈宝宝睡眠质量都能提高,即使夜间频繁中断睡眠,两者也容易再次入睡。
事实上,有合适的理解、支持妈妈需求的照顾者,这种方式会更加充分保障新妈妈和小宝宝的睡眠时间。
我家二宝宝出生后一直是侧卧奶睡,跟宝宝一起睡眠时间很长,有时甚至一天睡十几个小时。剖宫产伤口恢复非常迅速,基本2周左右就没有疼痛感和恶露了,还可以出门散步。而生大宝宝以后几个月内都是坐着喂,因各种原因没有休息好,伤口疼了两个半月,期间一直下体流血,伤口也常小范围崩裂,相比而言痛苦多很多。
宝宝养成习惯(睡眠秩序)
根据其发出的“睡眠信号”,用乳头哄睡十分容易,为各种哄睡手段中最方便、舒适也最容易成功的,且易于反复操作。相反,抱着睡,真的会像老人说的“抱惯了”(睡眠秩序),形成这种睡眠习惯,奶睡不一定能成功,秩序感很强的宝宝甚至很大了都要抱着睡。
我强烈感觉蒙特梭利提出的“秩序敏感期”要比我们想象的早很多,因为小宝宝头脑简单,理解不了经常变化的事物和习惯,形成固定的进食、睡眠模式会让他们有安全感,减少哭闹。一到睡眠的时间,他会发出想要睡觉的“睡眠信号”,有的宝宝是挠脸,有的宝宝是抓耳朵,尽管每个宝宝信号不同,新妈妈一定会理解的。
等到宝宝困极了,他反而显得异常兴奋,有时侯他理解不了自己困倦的感受会大哭不止,俗称“吵瞌睡”,显然这不是一个很理想的入睡方式。
我家大宝宝,当时大伙儿都很喜欢他,不停地逗弄他,也以为这样宝宝累了会睡的好一些。然而宝宝困极了会哭闹不止,怎么抱着哄都不好,大哭大半个钟头才挂着泪珠委屈地睡着,困极了的头脑,反而睡不实,容易频繁惊醒。
大宝宝4个月时我上班,宝宝白天由保姆抱睡,回家后有时奶睡不成功,宝宝缺乏安全感很黏妈妈,有时夜里还要起来抱几次,抱着一放下就醒,得跟老公夜里换着抱,一家人都很累,约一岁半左右该情形才慢慢好转。白天妈妈不在家,睡午觉也很吵,一定要保姆抱着睡,且非常容易惊醒,这种情况持续到两岁半左右才慢慢好转。
而二宝宝困了,就会抓脸,挠耳朵,几乎没有哭闹。而且从出生就形成侧卧奶睡习惯后,我曾试图抱睡但很少成功,他会拱起脊背拒绝,要求到床上奶睡(而他的爸爸有时能抱睡成功)。全家夜间睡眠质量都好很多,二宝宝几乎从来没有让妈妈夜里起来抱着睡,哼唧两声吃奶就睡着了。
宝宝贴着妈妈入睡
容易建立宝宝的安全感,尤其是睡眠安全感,也加强亲子依恋,对宝宝的身心发展很有好处。要知道,宝宝会最为依恋、信赖陪他吃饭、睡觉、玩耍的人,提供饭袋子和摇篮的妈妈,无疑是最佳人选。宝宝容易安抚和管教,妈妈也更了解、喜爱小宝宝。母子二人容易形成最好的默契。
不需要他人“高消耗、低产出”的帮助
侧卧奶睡的妈妈通常不会过于疲惫,而坐喂会让新妈妈缺乏睡眠且花费大量的体力抱宝宝,宝宝放下睡觉又容易惊醒,又要花大量的精力哄睡,这样会很大程度消耗新妈妈的体力、耐心和信心,并寻求他人帮助,但通常好心的帮助者会干涉其喂奶,尤其是夜间。特别是对于“磨人”的“马拉松宝宝”,是非常合适的。
这种方式特别适合行剖宫产的新妈妈
经历过剖宫产的新妈妈,都会对麻药过后的疼痛刻骨铭心,更别提长时间坐着喂奶了。第一口奶宝宝基本都是吃不到的,月子里更要充分休息,再加上“剖宫产没奶”等传言,家人心疼会百般阻挠……种种因素,让剖宫产妈妈的全母乳喂养率,基本低到无法想象。
而侧卧奶睡基本是保障刚实施剖宫产的新妈妈频繁哺乳和充分睡眠的唯一可行方法,且利于伤口愈合。掌握方法的新妈妈,甚至只用向一边侧卧,不用翻身就能让刚出生的小宝宝吃到两侧的乳房。
宝宝会拥有最自然的良好睡眠秩序
保障宝宝的睡眠,尤其是夜间的良好睡眠,且妈妈宝宝相拥而眠建立良好的睡眠安全感后,约2-3个月就可以观察到宝宝开始产生昼夜节律,夜奶减少,5-7个月一些宝宝开始乳牙萌出,夜奶或夜间吵闹又增多,1-1.5岁开始夜间不吃奶或吃一次奶,或妈妈拍拍身子就可以安抚入睡,1.5-2.5岁基本可以安稳睡整觉,而不用痛苦纠结地刻意“戒夜奶”,妈妈宝宝的体验均会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