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关于我出生的故事,听说生父看到我是女娃,便在出生后第三天跟妈妈说:「做完月子准备离婚!」我听到这段过去的当下没有太多情绪,但埋下的心结其实已经悄悄发酵,影响未来的我。
出生是女性仿佛是原罪,解释了许多小时候不明白的事情:「阿公阿嬷为什么对我说,鸡腿不能吃,要留给哥哥吃?」、「为什么女生要帮忙做家事,男生不用?」、「长辈为什么会说查某囡仔,书读那么高要做什么?」
身为女性的自卑深深烙印在心底
曾在一次家族系统排列团体中,带领者要求我对扮演生父的角色说出感谢,印象很深刻,当时的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默默掉泪。他询问我想对生父说什么?我激动地说:「因为我是女的,所以你不要我吗?」。
带领者再次请我只对生父赋予我生命这件事致谢,我依然拒绝了,「谢谢」两个字如同被封印的咒语,怎样都说不出口。我以为的没影响,其实影响深远。
「生而为女,我很抱歉」的自卑与委屈,使我不断奋力挣扎,想摆脱男女框架的束缚。从小好强的个性,也不过是想证明「我是女的,也可以很好!」。而人生便是愈抗拒愈持续,性别平等议题在成长过程中频频出现,不断往心里碰撞,让我不得不去面对。
换个角度看事物.学会感谢也更喜欢自己
自己很幸运接触了心理学,透过咨商、督导与自我探索,有机会一次次挖掘心中的黑洞,解开僵化的执著,重新灌输「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存在本身即有价值」等重要观念。顿时才发现过去的我太著重于「不被生父欢迎的女婴」版本,忽略了「被妈妈呵护的宝贝」版本。
即便身处于重男轻女的大家族中,没有生父的照顾,但妈妈给我的是满满的爱,滋养我健康快乐地成长。
如今,农民历上三十五岁的我,再次去咀嚼这段出生的故事,有了更宽广的视野去看待当时的情境。妈妈有妈妈的故事,爸爸有爸爸的故事,那些都不是我的,我有我独特的人生故事。如果再次遇到生父,我想,我已能对他说出:「谢谢您赋予我生命,有您我才能体验到生命中的美好」。
当看待事情的角度转变,心态也随著慢慢转变,才会发现以往视而不见的亮点一直都在闪闪发光,等著人们去发掘。今天,我又老一岁,喜欢现在的自己!成熟,但还有活力;沉稳,但还有热忱。
我是我故事的主角、编剧与导演,我的故事由我改写。亲爱的你,又如何诉说属于你的生命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