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被称为“产科死神”的分娩并发症,它能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短短几分钟内就能让产妇呼吸困难、心肺衰竭、血压消失、迅速死亡,根本来不及抢救,即使积极地抢救,死亡率仍然十分高,产妇死亡率高达90%,这种综合并发症对于孕妇来说,就是“魔鬼”。
那么,我们又能怎么办?下面先让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羊水栓塞的一些基本概念:
羊水栓塞是由于分娩时羊水进入到母体的血液循环中,羊水中有胎脂、上皮细胞等有形物质,即可以直接阻塞血管,又可以作为强凝物质,引起肺栓塞,严重的休克及血液不凝固的情况,使产妇发生不可控制的大出血,最后可出现肾、肺、心功能衰竭,即使积极地抢救,死亡率仍然十分高,产妇死亡率高达90%。
高龄产妇
年龄在35岁以上的就属于高龄产妇,她们发生羊水栓塞的几率比较高,所以在分娩时需要更严密的观察,一旦出现异常就要立即转为剖腹产。
胎盘早剥
胎儿娩出前,胎盘就从子宫壁上剥离的情况叫胎盘早剥。它会损伤子宫壁的血管,使羊水通过破裂的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羊水栓塞。
妊娠次数多与急产
妊娠次数多的妈妈通常生得比较快,对产道的损伤也较大;急产也是这样的,会阴容易发生撕裂,导致羊水栓塞出现。
子宫张力过高
胎儿过大、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前置胎盘、不规范使用催产素等情况都可造成子宫张力过高,使血管发生破裂。
呼吸循环衰竭
根据病情分为暴发型和缓慢型两种。暴发型为前驱症状之后,很快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急性肺水肿时有咳嗽、吐粉红色泡沫痰、心率快、血压下降甚至消失。少数病例仅尖叫一声后心跳呼吸骤停而死亡。
缓慢型的呼吸循环系统症状较轻,甚至无明显症状,待至产后出现流血不止、血液不凝时才被诊断。
全身出血倾向
部分羊水栓塞患者经抢救渡过了呼吸循环衰竭时期,继而出现DIC,表现为大量阴道流血为主的全身出血倾向,如黏膜、皮肤、针眼出血及血尿等,且血液不凝。
但是部分羊水栓塞病例在临床上缺少呼吸循环系统的症状,起病即以产后不易控制的阴道流血为主要表现,容易被误认为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
多系统脏器损伤
本病全身脏器均受损害,除心脏外肾脏是最常受损害的器官。由于肾脏缺氧,出现尿少、尿闭、血尿、氮质血症,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脑缺氧时患者可发生烦躁、抽搐、昏迷。
产检发现致病因素
产妇一定要做正规、全方位的产检,这样有利于尽早发现致病因素。通过B超检查可以诊断出90%的前置胎盘,使用分娩监视装置可早期发现胎盘早剥的情况。
加强产前教育
30岁以上的产妇、早产或过期产者及经产妇应加强产前教育,有诱发因素者,应严密观察,提高发生羊水栓塞警惕。
及时告知医生感觉
在分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胸闷、烦躁、寒战等不舒服的感觉,要及时告诉医生,以便医生及早全力做处理。
及时选择剖宫产
如果需要应当机立断选择剖宫产,避免造成二次伤害。而有些产妇和家属会认为顺产的宝宝更健康拒绝剖宫产,这是不科学的做法,医护人员要予以劝服。
羊水栓塞虽然被称为“产科死神”,死亡率高达90%,但羊水栓塞其实发生率很低,据统计约为(1.9~6.1)/10万,但是死亡率很高,约为(19%~86%)。所以孕妈们无需过度紧张,应该多了解相关的知识,做好产检。若有不适,要及时与医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