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的君妮,从幼儿园回来告诉妈妈,在练习舞蹈表演时,「同学萝西看我穿著表演服的样子,问我为什么那么胖?」这是美国《Parents》杂志刊登的真实故事。
「我在12岁之前都很瘦,但是后来就愈来愈胖……我妈说我看起来很好,但是对我的饮食指指点点,摆明了在说我太大只……更崩溃的是,她明明就比我瘦很多,还每次在照镜子时就自言自语,说她应该再瘦5磅,真的很惹人怒,我妈和我朋友都比我瘦,还嚷著要减肥,我怎么可能觉得自己很好?……她告诉我要多运动,我已经有跑步跟在健身了……不知道其他女孩也有这种困扰吗?我快疯了,我妈只会在旁边讲风凉话,有时候都觉得开始讨厌她了……」这是17岁的青少女写信给临床心理师葛林柏格(Barbara Greenberg)抱怨兼求救的真实案例。
葛林柏格指出,无论是5岁还是17岁,男生还是女生,这都是普遍的状况,对自己的身形不满意,大人小孩轮流、或一起嚷嚷著要减肥,尤其是母女。
三岁小孩 就会表达有关胖瘦的科板印象
《饮食本能:美国的食物文化、身体形象与罪恶感》的作者索尔史密斯(Virginia Sole-Smith)正在写一本新书谈「儿童恐胖症」,也搜罗各种小孩从小吵著自己太胖的研究。
像是《饮食失调国际期刊》的34%的女孩从5岁开始就有意识得少吃,以免太胖;美国非营利儿福机构常识媒体(Common Sense Media)调查发现,6~8岁的女孩超过一半,与三分之一的男孩觉得自己的体重应该要轻一点;加州佩柏戴恩(Pepperdine University)大学心理学教授海林格(Jennifer Harriger)发现小孩3岁时,就会开始表达跟内化有关体型的刻板印象。
这些情况看起来很夸张,但想想我们是否从孩子在婴儿时期,就开始用「胖」跟「瘦」来形容孩子,因此建议父母要让孩子少吃或多吃什么,还有讨论妈妈产后的身形变化,或是爸爸有没有幸福肥或中年发福。孩子听久了,跟著大人一起嚷嚷,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控制体重与节制饮食并不是坏事,毕竟肥胖与许多慢性病有关。但到处演讲与写作鼓吹健康饮食的儿童营养师鲁兹(Anna Lutz)提醒,如果只以身形为诉求,让孩子跟著节食、减肥,不但无法避免这些健康风险,还可能酿成长期的饮食失调。
或许是因为疫情,让许多家庭成员宅在家,多吃又少运动,亲子一起嚷嚷体重上升的状况愈来愈普遍,媒体和专家也不断提醒家长这些有关「减肥」的陷阱:
友孕产育儿新知不漏接减肥陷阱一、问题不在「胖」,找出真正的根源,别拿身体当代罪羔羊
大人或小孩嫌自己胖,常常是有别的问题,而且错误得以为那是自己的身材所导致的结果。例如,孩子交友不顺利,就推说是因为身材太胖、外型不讨喜,但其实多数人际问题是有其他的焦虑,或是不爱社交的倾向。运动表现不好,觉得是身形不讨喜,但其实可能是技巧不对,或需要更多练习。葛林柏格提醒,根据她辅导个案的经验,女性们也常在觉得沮丧时,归咎于身材。
当人们想到,什么问题可能是身材所致时,都要进一步思考,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才能真正解决困扰,不拿身体当作代罪羔羊。不然,可能伤了身心,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减肥陷阱二、社群媒体放大对胖瘦的假象
医学、健康上,「肥胖」与否其实有严谨的定义,例如 BMI。但想要再瘦一点的大人与小孩,常常 BMI 是正常的,只是觉得自己胖。这种情况在社群媒体盛行后,又更严重。《华尔街日报》近期展一连串的报导,揭开脸书的内部研究,早就知道 IG 导致人们过度修图或使用滤镜、调整角度,用「照骗」展示不真实的脸型、五官与身形,或生活型态,导致了很多人把「报喜不报忧」的异常当成日常,造成对青少年的心理伤害,但是却默不作声,放任这些问题继续发酵。
18岁的芙拉索瓦(Anastasia Vlasova)天天看著社群媒体里的人们晒出身材与肌肉「完美」的照片,包括在10分钟可以做100个波比跳的女生,不但自惭形秽,也患上了饮食失调,得求助治疗。
其实不管大人、小孩,都可能会像她一样,根本不需要减肥或刻意健身,但是却不喜欢自己的身形,总是想要再瘦一点,或觉得自己吃太多。父母可以「二要二不要」帮助孩子对自己满意:
一、大人以身作则,教孩子爱自己的身体
大人不要只是告诉孩子他们并不胖,还要教他们有关正确看待身体的观念。无论是叫做 body positivity、身体自爱,还是要爱自己的身体、正面看待身体,这样的概念越来越风行。
德州贝勒医学院小儿发展行为副教授史宾克斯富兰克林(Adiaha Spinks-Franklin)指出,爱自己的身体,包括接受自己的样子,还有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这样才能好好学习、睡得好、玩得更好,且不盲从社会上有关完美身形的想法。
葛林柏格还特别提醒,妈妈更要示范给女儿看。因为青少女常常从妈妈身上学到不喜欢自己的身形,即使妈妈常是无意说说而已,却给孩子负面的认知。
二、不要天天把「减肥、发福、不该吃这么多」挂在嘴上、形容孩子
人们常在换衣服、买衣服跟吃东西时讲到「啊,我最近胖了」、「我不该吃这么大的蛋糕的」、「竟然吃了第二份,真多啊」、「今天吃这么多,明天要减肥了」。虽然大人其实常常不是很认真,只是嘴上说说。
不过,乔治亚大学的副教授艾若育(Analisa Arroyo)指出,与其这么说,我们应该让孩子觉得安适自在,跟自己的身体和平共处,不要把身材与体重挂在嘴上,觉得好像做错了什么一样。
不要批评自己或别人的身材,身形没有是非对错
几乎每一篇文章、每一个专家都会提醒,各种身形都有美丽而独特的一面。我们应该教孩子欣赏自己身体的优点,不只是某些部位的大小长短与外观,包括每个人的身体特征可以让他们做某些事情时,比别人更容易等,很多很棒的优点。但这并不容易,需要持续练习。
另外,大人跟小孩也都会在看电视或看到路人时,忍不住说「你看那个人好胖」或好瘦、好高挑。海林格提醒,这时,可以加上一句中性的话,人有这么多高矮胖瘦的样子,不是很酷吗?
四、有时体重增加或身形改变不是真的胖,还原前因后果更重要
索尔史密斯在《Parents》杂志的文章指出,人的体重变化,常有背景原因。例如,孩子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可能有快速成长(growth spurt)的一段时间,可能会突然变重、看起来变胖,这是身体正在发育,可能一阵子增加体重、一阵子增加身高的暂时现象。
美国小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建议家长跟孩子在面对体重变化、或是真的有BMI显示过重状况时,不要跟小孩聚焦在讨论体重与身高等数字,而是著眼在怎么有健康的生活与饮食习惯。
亲子一起追求健康的体重与身形
因为长期而言,只要听从身体饿或饱的讯号进食,有足够的睡眠与身体活动、健康的心理状态,长期体重会落在正常的区间。《我身体的超能力》(My Body's Superpower)作者、营养学家贾克柏森(Maryann Jacobsen)指出,如果体重增加,也伴随一直在看电视不出门动一动、或是一直熬夜导致睡眠不足,该改善的是出门运动、早一点睡,回归健康的生活型态,而不是节食减肥。
大人也有可能是因为疾病导致身形改变,在面对体重变化时,可以透过医生找出原因。 大人对自己身体外观的一言一行,都会让孩子投射在自己身上,也会在内心反问自己。亲子一起追求健康的体重与身形是件好事,但若是一直嚷嚷著要减肥,就要先留意有没有这些陷阱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