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个人账户给家人用的政策发布之后,相信对绝大多数的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情,毕竟老人的医疗花销较大,年轻人则相对较小,政策变通之后能大大的减轻人们的负担,那么医保个人账户给家人用代表什么呢?家人怎么使用个人医保?马上来了解一下吧!
医保个人账户给家人用代表什么
4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措施,拓宽个人账户资金使用范围,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医保新规代表着能更好的拓宽个人账户使用范围,允许家庭成员共济,可用于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费用。
一般家庭中,老人的医疗花销较大,年轻人则相对较小。打通共用壁垒后,年轻人的医保个人账户可用于老人的基本医疗支出,就能够解决医保资金在家庭内部分配“失衡”问题,从而在减轻家庭负担的同时,也让医保资金的利用效率最大化。
除了破除使用壁垒,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至50%以上、严肃查处虚假住院等。它们的具体方向各有侧重,所针对解决的问题也不同,但背后都有一条主线,那就是在全民医疗保障网建成后,继续提升医保体系的保障能力和质量,从而增进全社会在医保上的获得感。
社会对于医保体系的要求在不断升级,医保体系的运转过程中也随时可能出现新问题,这决定了医保改革没有穷尽之时。只有及时呼应社会期盼,保有持续优化、调整的自觉和能力,医保体系才能不断趋于完美,最大程度契合社会需要。
从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到逐步扩大门诊报销范围、提高门诊报销比例,再到突破个人账户使用限制、严查违规使用以降低“内耗”……这一系列政策升级,展现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民医保体系,在扩容之后,不断精进提质的过程。
只要坚持便捷、充分、高效的改革方向,医保的“保”字,就可以写得越来越好。
个人账户全家共享的原因
社保个人账户全家共享在此时推出,除了解决没有医保的家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人口老龄化也是政策推出的重要原因。
我国目前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16%,老年人体弱多病,医保账户消耗快,年轻人医保账户消耗慢,之前个人账户只能支付本人的医疗费用,年轻人个人账户大量结余,而老年人个人账户入不敷出、个人负担沉重,政策调整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对于广大职工来说,医保是强制缴纳的,但是有相当大部分人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交完社保后,并没有享受到响应的福利,就转战其它的城市,或者回户籍所在地了,社保账户全家共享政策推出之后,个人账户可以给家人用。可能有小伙伴会问:既然是在外地交的社保,家人肯定不在一起,那怎么给家人用呢?
相信此次改革之后,社保异地报销政策也会很快推出。
医保个人账户全家共享好处有哪些
家人共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内部的医保一盘棋就将被走活。目前,家庭成员往往需参加不同的医保。如,参加职工基本医保的年轻夫妻,其个人账户资金量较大,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一老一小,往往只能自费看门诊,而当年轻夫妻带着老人或孩子看病时,就会出现个人账户有钱、又不得不自掏腰包的尴尬现象。此前,不少人拿家人医保卡购药,原因就在于此,虽涉嫌违法,却也有其合理性。如今的新政,就将使得这一合理做法合法化。
而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沉睡的个人账户资金也将得到活用。《2019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累计结存达8426亿元。假如这些资金一直不能共济使用,就会越滚越大,导致巨大浪费,也有违医保政策初衷。单位缴费不再计入个人账户,改为注入共济基金池,则既可减少个人账户的闲置资金量,又能大幅提升门诊保障水平。
强化门诊共济功能,门诊与住院之间的关系也会被理顺。当前,基本医保制度是以保住院为重心,门诊保障较薄弱。门诊和住院的报销政策不能实现平滑过渡,就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诊疗现象。如,一些达不到住院条件的患者,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往往就会要求住院,造成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
门诊不能报销,还会降低患者对药品的可及性,慢性病患者因此难以得到规范化治疗。近年来,为了降低居高不下的慢性病并发症发生率,建议提升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门诊共济保障水平的呼声很高,将更多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也因此具有相当程度的紧迫性。此次新政,无疑是对此一现实需求的积极回应。
事实上,我国医保政策一直在不断调整、完善中,但普惠民众、托底民生,是其不变的基调。如,成立国家医保局、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合并成城乡居民医保、医保药品目录密集调整,以及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等,无不体现出相关改革的决心与力度,其普惠原则也因此得到加强。
但改革难免会改变既有格局、触及一些眼前利益。如,单位缴费不再计入个人账户,或将让一些职工产生吃亏感。但要看到,个人账户入账减少,将以门诊共济报销等形式获得补偿,即使目前看似吃亏的年轻职工,算长远账未必不划算。
当然,目前医保面临的一些难题,也是养老等社会保障面临的共性难题。比如,筹资困难、支付压力不断增大等。医保改革敢于动真碰硬、最大限度兼顾各方利益等做法,不仅可大幅提升医疗保障能力,也可为养老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提供参考。以此而言,此次政策调整既属于医保改革,也是整个社保体系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