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子宫的大小是多少
子宫大小是纵径5.5—7.5cm,前后径3.0—4.0cm,横径4.5—5.5cm,子宫颈长2.5—3.0cm.。成年妇女的子宫约长7—8厘米,底部宽约4—5厘米,厚约2—3厘米,重约40—50克。
提示:小子宫能不能生育,还是需要做进一步检查的,随着医疗技术进步,部分小子宫患者是可以怀孕的。
怀孕后的子宫变化:
怀孕后为了适应胎儿的生长发育子宫出现了一些变化,在怀孕前子宫只有小鸭梨大,重50克,体积约7厘米*4.5厘米*3.5厘米。到足月妊娠时,子宫重1000克,增加了20倍,可容纳胎儿、羊水等5000毫升内容物,足月子宫长35厘米,宽25厘米,厚22厘米左右
子宫内膜厚度多少正常
子宫内膜分为基底层和功能层。基底层不受月经周期中卵巢激素变化的影响,在月经期不发生脱落;功能层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呈现周期性变化,月经期坏死脱落。因此,子宫内膜正常厚度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它会随着月经周期,而出现周期性变化。
我们以一个月经周期28天为例,子宫内膜正常厚度周期性变化可分为三期:
1、增生期:月经周期的第5一14日。
相当于卵泡发育成熟阶段。在卵泡期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呈增生状态。
增生期又分早、中、晚期3期。
1)增生期早期:月经周期第5—7日。
内膜的增生与修复在月经期即已开始。此期内膜较薄,仅l一2mm。腺上皮细胞呈立方形或低柱状。间质较致密,细胞呈星形。间质中的小动脉较直,壁薄。
2)增生期中期:月经周期第8一10日。
此期特征是间质水肿明显;腺体数增多、增长,呈弯曲形;腺上皮细胞增生活跃,细胞呈柱状,且有分裂象。
3)增生期晚期:月经周期第11一14日。
此期子宫内膜正常厚度增厚至3—5mm,表面高低不平,略呈波浪形。上皮细胞呈高柱状,腺上皮仍继续生长,核分裂象增多,腺体更长,形成弯曲状。间质细胞呈星状,并相互结合成网状;组织水肿明显,小动脉略呈弯曲状,管腔增大。
2、分泌期:黄体形成后,在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呈分泌反应。分泌期也分早、中、晚期3期。
1)分泌期早期:月经周期第15—19日。
此期内膜腺体更长,屈曲更明显。腺上皮细胞的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的小泡,称核下空泡,为分泌早期的组织学特征。
2)分泌期中期:月经周期第20—23日。
内膜较前更厚并呈锯齿状。腺体内的分泌上皮细胞顶端胞膜破裂,细胞内的糖原排人腺腔称顶浆分泌。此期间质高度水肿、疏松,螺旋小动脉增生、卷曲。
3)分泌期晚期:月经周期第24—28日。
此期为月经来潮前期。子宫内膜增厚呈海绵状。内膜腺体开口面向官腔,有糖原等分泌物溢出,间质更疏松、水肿,表面上皮细胞下的间质分化为肥大的蜕膜样细胞。此期螺旋小动脉迅速增长超出内膜厚度,也更弯曲,血管管腔也扩张。分泌晚期时,子宫内膜正常厚度约为5~6mm。
3、月经期:月经周期第1一4日。
此时雌、孕激素水平下降,使内膜中前列腺素的合成活化。前列腺素能刺激子宫肌层收缩而引起内膜功能层的螺旋小动脉持续痉挛,内膜血流减少。受损缺血的坏死组织面积逐渐扩大。组织变性、坏死,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血管破裂导致内膜底部血肿形成,促使组织坏死剥脱。变性、坏死的内膜与血液相混而排出,形成月经血。子宫内膜正常厚度可以达到8-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