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生后,就会出现所谓的「吸吮反射」,只要嘴巴旁边碰到东西,例如:乳头、奶嘴,嘴巴就会去寻找(寻乳反射),找到了就会主动吸吮或是张口咬。林口长庚医院复健科职能治疗师表示,宝宝经由吸吮的动作,可以获得满足和安全感;慢慢的随著宝宝年纪愈来愈大,手部功能逐渐发展,会开始挥动或抓握,因此,只要手碰到嘴巴附近,便会不自觉的吸吮手指头,因此,宝宝吸手指就是「吸吮反射」的延续。
(婴儿吃手手其实也是重要的发展过程。)
为什么宝宝会吸手指?
根据佛洛依德的理论,婴儿从出生到1岁半之间是所谓的「口腔期」,或称为「口欲期」。治疗师指出,「吸吮手指」这样的行为,对宝宝来说是一种正常发展的过程。
.认识身体
在宝宝0~6个月大的阶段,尚无独自坐立的能力,所以吸手指,除了能够满足宝宝口欲期之外,另一方面也是宝宝在认识自己身体的第一步,同时还可建立其「体知觉」或称「本体觉」。宝宝开始感觉到手的存在,也会用自己的手去碰触嘴巴,就是所谓的「触觉」,有时不小心咬到自己的手,便会有「痛觉」产生。
.探索环境
就肢体发展而言,宝宝到了6~7个月大时,开始会独自坐立,手部功能也愈来愈强化,已经会想要去抓东西、玩玩具,甚至拿到什么东西就往嘴里送,吸吸看、咬咬看,他会渐渐知道,什么东西是硬的?什么是软的?甚至咬起来味道也不一样。宝宝借由这些动作,可增进对周遭环境的认知,而在把东西往嘴里送的同时,也在训练其「手眼协调」的能力~「眼睛看到,手就去拿,拿到东西就放进嘴里尝一尝。」这些都是正常的发展过程。
吸吮过度的不良反应
虽然吸吮手指是正常的发育过程,但如果过度吸吮、长太大还没戒掉吃手指的习惯,也会衍伸出不良影响喔!
1.影响宝宝牙齿的生长,如:咬合不良。
2.影响宝宝齿颚的发展,如:暴牙。
3.因手指头常会东摸西摸,故常放嘴巴便会容易生病,如:肠病毒、肠胃炎。
4.造成嘴巴附近或手指出现湿疹。
5.手指头变形。曾有个案,因常吸大拇指,导致大拇指变得比一般人还大。
6.吸吮手指感觉较幼稚且不干净,导致别人的印象不佳。
(小朋友吃手手看起来很可爱,但如果长太大都还在吃手,那就不太好啰!)
如何帮宝宝戒掉吃手指?
.多给宝宝玩具
多让宝宝用手去拉、扯玩具,例如:悬吊玩具、手摇铃,可提升宝宝的手部能力,他会自然而然的学习到,手不是只能放进嘴里,还可以拿、抓、扯,而且做这些动作会比吸吮手指来得更有成就感,慢慢的,宝宝就会减少将手放在嘴里的动作。
.提升宝宝的认知能力
让宝宝多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东西,看看花、树、车子,同时跟他说说话。一方面可以带著宝宝牙牙学语,另一方面也让宝宝接受周遭事物的刺激,同时加强他多方面的注意力,使其很自然的脱离吸吮期。
.生动表情纠正行为
家长可以小孩能理解的表情、姿势跟语言,来和宝宝进行沟通,当宝宝开始有不好的行为表现时,就要用比较严厉语气及表情手势,来矫正宝宝不对的行为。例如:跟宝宝说:「不可以把手手放嘴巴!」同时可做出摇手或摇头的动作,表示这是不好的行为。
手指VS.奶嘴
治疗师指出,宝宝吸手指与吸奶嘴没有太多差异,主要是因为两者都可让宝宝获得满足感。但两者也都各有其好处:
.吸奶嘴好处
因奶嘴能定时消毒,因此比较干净,除此之外,奶嘴也能提供宝宝安全感。
.吸手指好处
吸手指比吸奶嘴更重要,因为在吸手指的过程中,可促进宝宝的手眼协调、手指的灵活度、肢体探索等。
4种异常状况要注意
状况1. 发展迟缓
有可能是发展较迟缓的孩童,其认知及心理发展没有提升,一直还停留在口欲期,加上认知较低,导致没有办法与环境互动,手指功能也没有提升,所以没有办法从别的地方获得满足,必须一直吸吮手指才可以获得满足。
状况2.表达能力差
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差的孩童,也会一直吸吮手指,来显示无法沟通的焦虑。
状况3.生理疾病
生理上面的问题,如:重度自闭症、重度智能不足,或是一些罕见疾病的孩童(如:雷氏症候群),这些疾病的特殊性,就是可能有刻板的动作行为或是有感觉刺激的需求,才会出现不断吸吮手指的行为。
状况4.缺乏安全感
没有安全感的孩童,如:较容易焦虑、父母常不在身边、没有自信……等,都会造成孩子容易吸吮手指头。
对症下药取代操之过急
婴儿的口欲期是需要被满足的,才不致造成长大后的心理不平衡及缺乏安全感。但是也不能让吸吮手指成为长久的习惯,父母亲要纠正或帮忙戒除孩子吸手指的习惯时,应该循序渐进找出方法,千万不要因为太过紧张,而导致了孩子的心里压力。最重要的是,父母亲的态度不能操之过急,也尽量不要把焦虑的情绪带给孩子,先分析吸吮手指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