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许多爸爸妈妈在跟宝宝相处时,会发现有时候只是发出无意义的声音,就能轻易地引起宝宝张开小口、大笑,或是挥舞手脚等行为,甚至让宝宝跟著发出声音;如果模仿宝宝的发音、逗逗他,甚至还能引起宝宝更大的回应。而这些现象,可能就是诱发宝宝开始「说话」的迹象或尝试。
(爸爸妈妈从宝宝出生2个月后,就能开始观察宝宝的语言发展。)
培养宝宝语言发展能力的3大因素
「说话」对宝宝来说,是综合许多因素,日积月累而成的能力,包含先天生理、后天营养,以及感官刺激等等。
「生理状况」如掌管听觉中枢「大脑颞叶」受损,影响听力和对语言的理解等,将使得宝宝先天上对于说话的发展,处于难以避免的劣势。至于「后天营养」、「感官刺激」等等,都是爸爸妈妈一步一步让宝宝学习说话的关键。
就营养来看,尤其是从宝宝4~6个月的副食品阶段起,多种类的食材能够给予宝宝大量的口腔刺激,除了食物质地的触感,还有咀嚼、吞咽等能力的训练,事关舌头、牙齿及嘴唇的运用,而这都关系著宝宝在未来说话上的发展。
「感官刺激」则与宝宝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孩子平日所接触到的讯息,都会被吸收并累积在大脑的资料库中,等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在适当的时机,就可能以说话的方式表达出来。
(爸爸妈妈从宝宝出生2个月后,就能开始观察宝宝的语言发展。)
不同月龄别的宝宝,所对应的语言发展里程碑
宝宝「说话」的状况,依照不同月龄别,有其对应的发展里程碑,以下归纳与说明,提供做为参考:
.2个月前
当爸爸妈妈对著宝宝说话时,偶尔会看到宝宝的嘴唇跟著上下开合,看起来就像是在回应或模仿大人的口部动作。但此时的宝宝,声音仍只以「哭」为主,大多用哭泣来表达情绪。
.3~4个月
慢慢到3个月后,宝宝开始会发出简单的声音,如:咕咕的笑声,但并无意义,多半是宝宝突然「玩」出声音,并觉得有趣,如:看到爸爸妈妈有反应,而持续尝试,在宝宝4个月前,大多属于自发性的声音发展。
.5~6个月
5~6个月的宝宝,舌和唇的运用愈来愈纯熟,加上慢慢懂得表达情绪,因此开始和主要照顾者比较有互动。在声音方面,仍然比较偏单音,但逐渐可以尝试将某些发音和某些事物有连结,例如:对爸爸妈妈叫自己名字的声音有反应。
.7~8个月
7~8个月的宝宝,会发出明显的「ㄅㄚ」、「ㄇㄚ」等舌头在唇齿间的音,且更能将某些发音与人事物做连结,因此,这时期的宝宝在听到声音后的反应更好,有主动依声音找寻来源的能力;如果宝宝这方面的反应力不佳,建议爸爸妈妈多加注意。
.9~10个月
宝宝的语言能力更丰富,部分孩子已具有少许理解能力,可了解一点点大人的语言。理解能力的养成,影响未来「口语表达」的发展;因此,有的宝宝最快在这个时期,就可能开口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语言文字。
.10个月后
这个时期的宝宝学会有意义的词汇更多元,也有较明显的「叫名反应」,宝宝可能会对某些物件的命名产生兴趣,如:指著玩偶发出叠音。
而9~10个月所述「有意义的语言」,最慢可能在宝宝10个多月后,才可能出现,因此,爸爸妈妈毋须著急,毕竟每个孩子平日所累积的资讯、承受的刺激,以及生理发展等等,都各自有自己的节奏,爸爸妈妈只要从旁多观察、多互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