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小编听到一个病例,一位3个月的小宝宝连着一星期腹泻,严重的时候一天能拉20多次肚子,体重也明显下降,家长着急了,赶忙送到儿童医院。经过检查,发现宝宝不是简单的拉肚子,而是感染了轮状病毒。
很多家长可能都听说过轮状病毒,甚至自己的宝宝也感染过,看着宝宝上吐下泻的可怜样儿,相信各位家长宁愿遭罪的是自己。那么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轮状病毒究竟是何方妖孽?我们又该如何升级打怪守护宝宝呢?小编今天就跟大家简单讲讲。
每年的10月到次年2月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时节,也因此,它有一个别名叫“秋季腹泻”。病毒尤其“喜欢”5岁以下的宝宝,腹泻、呕吐、发烧都是感染后的常见症状,据统计,5 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感染的发病率为54.7 / 1000 人年,可见它的“魔爪”伸得有多长。
轮状病毒感染的宝宝拉的大便也有自己的特点,一般带有大量的水分,没有黏液和腥臭味,呈现出“蛋花汤”一样的形态,如果宝宝出现了蛋花样便,建议家长立马将粪便送到医院检验,看是否是感染了轮状病毒。
如果真的感染了轮状病毒也不必过分担心,“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过个几天,宝宝自己就慢慢好了。但为了让孩子少遭点罪,同时预防疾病向更严重处发展,我们也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上吐下泻的宝宝体内丢失了大量营养,因此要保证饮食,而不是像有些家长担心宝宝呕吐,就不给宝宝进食了。还在母乳喂养的宝宝鼓励继续母乳喂养,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应该避免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这些容易加重宝宝的消化负担,应该以清淡饮食为主,少食多餐。
对于出现发热症状的宝宝,如果宝宝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可以暂时不作退热处理;如果宝宝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比如哭闹、精神低下等,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小剂量退热剂,比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它们都是安全有效的退烧药,但切记千万不能使用酒精给宝宝降温(这是很多老一辈都会犯的误区)。
儿童本身对水分和电解质的需求比成人更大,上吐下泻的宝宝又丢失了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很容易出现脱水的风险。这时,可以给予口服补液盐(ORS)或静脉补液。
我们可以在宝宝每次腹泻后补充液体,不足6个月的宝宝一次补充50ml,6个月到2岁的宝宝一次100ml,2到10岁的孩子一次补充150ml,10岁以上呢,就可以按需补充,能喝多少喝多少。
虽然目前没有特效药来治疗“秋季腹泻”,但我们可以将关口前移,采取积极的手段预防轮状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和接触传播,也就是说,患者带有轮状病毒的呕吐物或排泄物污染了环境,再经过不干净的手、食物等进入宝宝的消化道,导致肠道感染。
因此,不论是宝宝还是家长,都需要勤洗手,建议采用图示的“七步洗手法”。此外,多通风,让空气流动,避免病毒滞留也十分重要。
接种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手段,我国上市的两种疫苗均为口服减毒活疫苗,分别为五价人-牛重配轮状病毒疫苗和单价兰州羊源轮状病毒疫苗,两种疫苗都需要自费接种。
研究数据显示,接种疫苗后,对所有轮状病毒性腹泻的预防效果约为70%,但对严重轮状病毒腹泻的预防效果超过了95%。因此,接种疫苗虽然不能100%保护宝宝不感染轮状病毒,却可以大大降低因感染病毒而发生严重腹泻,以及其他并发症的概率。
每个宝宝都是上天送给我们的小天使,在成长蜕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风险,这时,就需要家长们用真心、真情、真知去呵护,关于轮状病毒,大家都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