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跟小玲原来是最好的朋友。有一天,小蕾告诉小安:「你每次都霸占小玲,现在她只能跟我玩。」小安说,大家可以一起玩,但是小蕾拒绝了。本来就跟小蕾也有交情的小玲,就默默地被带走。小平跟阿国原来天天一起上学、放学。但自从小宇搬来阿国家附近后,就常常跟阿国另外约、而且故意不让小平参加,甚至怂恿阿国一起取笑小平、作弄小平。
这样的场景,发生在你家孩子身上过吗?在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兼作家甘迺迪摩尔(Eileen Kennedy-Moore)的诊所中,常常出现这类状况。孩子对她哭诉:「我的朋友被偷了」、或是「XX 抢走了我最好的朋友」。
这时,千万别冷冷的对孩子说:「小蕾、小宇真坏」、「不要理他们」,或是「你还可以跟别人玩呀!」
因为此时,孩子的内心戏比外表看到的还要曲折、复杂许多。他们的心里充满了委屈与不解,觉得被背叛、忌妒、或是气愤、难过。尽管有时候那个「偷、抢」别人好友的孩子,只是用了不适当的方式交朋友,但也有孩子真的会用这样的方式孤立、霸凌别人。
甘迺迪摩尔写过给孩子看的《培养友情》(Growing Friendships)与给父母看的《孩子的信心》(Kid Confidence),他特别提醒爸妈们在这种时刻的「3不」与「3要」。
父母千万不能做的「3不」
1.不要跟孩子一鼻孔出气,数落被偷走的朋友
因为每个人都有选择朋友的权利,指责对方不忠、背叛、有多坏,并不会让对方就想要跟我们的孩子在一起玩。
2.不要鼓励孩子对那个新朋友开战
我们的孩子虽然很受伤、也可能对他充满怒气,但是到处说对方的坏话、或是找他算帐,也不会有帮助,甚至会让有意离间的新朋友进一步报复。尤其,如果我们的孩子说了不合适的话,那只会让他原来的好朋友离他更远。
3.不要想拆散他们
孩子们想要同一个玩具时,要轮流分享。有时候,天真的孩子会想出「轮流」拥有这个好朋友的方法,让他轮班陪不同的朋友玩。但是这个好朋友被规定什么时间只能跟谁玩,对他并不公平,而且反而会巩固孩子与新朋友的敌意。而且,如果遇到学校放假、或是有人请假,孩子还可能会吵、要回没有一起玩到的时间,把事情弄得更复杂。
父母该做的「3要」,鼓励孩子看见新朋友
虽然此时孩子最希望的,就是那个「第三者」消失。但父母该做的,却是让孩子认清事实、「看见」这个新朋友:
1.要试著跟「第三者」交朋友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结果就是三人行,大家一起玩。虽然有一点困难,但是父母可以制造机会,让我们的孩子跟这个新朋友一起相处,看看在没有「最好的朋友」在场时,他们是不是处得来,说不定他们也有很多共同点,更认识彼此后就可以释怀。如果不能,至少可以教我们的孩子,持续以友善待人,未来也可能情势会不同。
2.扩大这个朋友圈
父母可以找机会,让这3个孩子、还有更多的朋友一起玩,或鼓励他们在学校坐在一起吃午餐。当大家一起玩开了,就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稀释好朋友被偷走的冲击,孩子也会自然有机会交到其他朋友。
3.鼓励孩子耐心等候,把眼光放长
有时候,孩子的好朋友只是一时新奇、或是也想交新朋友,就疏远了。但过一阵子,也许孩子的好朋友也觉得厌倦了,或是发现原来的朋友在价值观、嗜好等各面向更合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