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值寒冬,冬季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时期,尤其是对于小孩子们来说。
但是家长们越是忧心忡忡,孩子却偏偏容易生病。孩子一生病,家长就赶紧给孩子用药,希望孩子能快点好起来。但有时候,往往越是用药,却发现孩子越是不容易好起来。事实上,很可能是家长“用错药了”。
案例
宝妈茗茗最近十分焦虑,自家的宝宝已经感冒好久了,也一直在用药,但是一直都没有效果,反而觉得宝宝的病是越来越重了。
无奈,茗茗带着宝宝向医生求助,医生询问后才得知,茗茗给宝宝吃得药,一直都是大人的药,只不过是减少了药量。
医生明确告诉茗茗:大人的药物和孩子的不同,孩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生病期间本就是抵抗力较差,排毒和排泄功能都不够完善,如果用药不当,那么只会增加用药的不安全性。
用药不当,会给孩子造成哪些危害?
小孩子不同于大人,身体各项器官还处于发育中,无论是饮食还是用药,都需要和大人区别开。
但有些家长总以为孩子是成人的缩小版,那么药物自然也是,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吃药靠掰”、“剂量靠猜”的方式来给孩子喂药。而长期用药不当,对于孩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据中国儿童康复中心统计:因用药不当导致的儿童失聪情况,每年约有3万多例,更严重的还会导致儿童死亡。
所以在疾病高发的冬季,家长们要担心孩子的病情同时,也要关注下孩子的用药健康。
常见的用药误区:
除去吃错药之后,生活中家长们也常常陷入用药误区:
误区一:擅自调整用药剂量
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器官尚在发育中,所以使用药物时,往往是把药量调小,以免对各个器官有损害。甚至一些大人会把成人吃的药,按照一半或者1/4的比例喂给孩子。
其实,这样自行调整药物的用量,会引起毒副作用。数据显示:每5名中毒儿童中,就有2名是因药物中毒。
因此给孩子用药要根据药品的说明书和注意事项,还要关注慎用和禁用信息,万不可根据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来自行调整药量。
误区二:多种药物混合使用
在孩子生病的时候,常常出现吃了药不见疗效的情况,这时候家长买各种药物,希望混合药物起到叠加的效果,能更加有疗效。但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
药物成分叠加,对于孩子的肝脏会有负荷作用,甚至还会有毒,所以千万不要擅自叠加药物。
误区三:把药溶于牛奶和糖水中
很多孩子都是“吃药困难户”,对于吃药十分抗拒,所以那些牛奶、饮料、糖水等液体,就变成了吃药必备。
但事实上,这些液体中含有多种物质,可能会有药物结合,影响药物的吸收,甚至还会破坏掉药物的结构成分,从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误区四:跟风用药
很多家长在治疗孩子的病症时,都喜欢打听别的孩子用什么药管用,然后自己也跟风使用。
但每个孩子都存在个体差异,只凭道听途说用药,只会用错药,甚至引发其他的严重后果。
误区五:偏方治病
“偏方”治病在如今的社会,依旧会有人信奉,但这些“偏方”中往往含有大量不适合儿童使用的药品,甚至还含有剧毒成分,不仅治不了病,还会让病情更加复杂。
儿童安全用药指南:
写在最后:
在孩子的生长过程中,生病是在所难免的,而孩子也是在不断地生病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因此孩子生病,家长不要着急和焦虑,做好基本的日常护理,不乱用药,才是对孩子身体健康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