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喜欢哭闹,家长有些看着闹心,那孩子哭闹起来怎么办呢?其实,孩子哭闹的背后,家长要知道为什么,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老祖宗们,孩子还小,希望你们只逗笑,不逗哭!”看着婆婆烧起祭祀的纸张,念念有词,换成平时,小敏会觉得迷信。但今天,她不得不听从。
因为这是第一次带2个月大的宝宝回老家,但是宝宝总是闹,一放床上就大哭,身体却没有表现出异常,这让人心急如焚。
本来小敏是不愿意回老家的,因为正处于倒春寒,怕孩子感冒。但是老公担心疫情还是坚持回来,看着孩子哇哇大哭,小敏忍不住埋怨丈夫。鸡飞狗跳之时,婆婆念叨着是不是“老人家”在作怪,于是就出现了开始那一幕。
然而,无济于事。大家准备带宝宝去县医院做检查,考虑到外面冷,小敏把平时用的包被给孩子裹好,神奇的是,宝宝安静了下来。
正在婆婆谢谢老祖宗的时候,小敏突然想到,“会不会是新的床和被子,对宝宝来说是陌生的,所以害怕。但是这个包被是他熟悉的,所以就不哭了。”带着疑惑小敏把包被取下来,结果孩子又哭了。赶紧重新包好,再次恢复平静。
疑团解开了,于是,小敏直接用包被包着宝宝,自己抱着睡,果然,宝宝就睡得安稳了。
慌乱的一家人也终于平静下来。
这样鸡飞狗跳的场景,对于家有小宝宝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宝宝的到来让人无比幸福,但小家伙哇哇大哭的时候,大家的心都悬了起来。尤其是异常的哭闹,大人又急又愁,又心疼宝宝又手足无措,简直是乱成一团。
其实,宝宝初来乍到,哇哇的哭声里面藏有很多信息。照顾者要快速判断哭声背后,表达的需求才能有效安抚。
首先查看最基本的渴了、饿了、尿了、拉了、困了,然后看是否有明显的身体不适,比如说发烧吐奶等等(明显身体不适的情况请及时送医院检查),如果没有,可从一些常见情况里分析。
孩子哭闹的背后,除了生理需求外,还可能是这些原因
▼缺乏安全感,很害怕
从熟悉的子宫来到外面的世界,小宝贝很敏感,陌生的气味、声音、环境变化等都可能让他不安。有时候,亲友来看望,但过后宝宝会哭闹,有人说:“这是把不干净的东西带到家里来了。“其实并不是,而是这些亲友对宝宝来说很陌生,宝宝因此感觉害怕。
面对宝宝的惶恐不安,我们要耐心抱着哄着。尽量找熟悉的东西增加安全感、直接陪同睡觉或者是抱睡。
▼肠绞痛,很难受
新生儿吃奶和哭的时候容易吸入大量空气,这些气体在肠道里聚集,会导致肠绞痛。肠绞痛的宝宝往往哭声尖锐,同时肚子较胀,在放屁之后才有所缓解。
这时,家长可以采用飞机抱(就是尽量让宝宝的肚子接触我们的手臂、肚子等地方,以刺激肠道蠕动)、轻柔的按摩、温和的热敷等来促进气体排出。
▼开始认奶,想反抗
宝宝前3个月的吸吮反应是出于本能,到了3个月以后,很多混合喂养的宝宝可能出现“认奶”的行为。只能吃母乳或者只吃配方奶,不然就哭闹。这时,父母只能先顺着孩子的选择,让他尽量不饿肚子,然后再想其他办法。
▼异物缠身,不自在
宝宝皮肤非常娇嫩,如果有异物(比如说线条和标签等)刺激或拉扯,宝宝就会很难受。尤其如果是头发、皮筋等东西,很可能缠绕上宝宝肉肉多的地方,造成伤害,所以家长一定要细心检查。
▼出牙反应,不舒服
小乳牙萌发的时候不仅牙肉会感觉痒痒的,有些宝宝还会有身体发热的情况,这些不适感会让宝宝烦躁不安。如果是到了出牙期的异常哭闹,可以用磨牙棒来安抚宝宝。
▼打了疫苗,不适应
疫苗进体内发生作用的时候,有些宝宝会出现轻微不适。比如说难以入眠、口渴等非过敏性反应,加上打疫苗的疼痛感会让宝宝有不安的感觉,二者综合起来,就造成了哭闹。此时需要家长耐心安抚。
温馨提示:如果接种疫苗后出现明显的发烧、过敏、呕吐等症状,请立即去医院。
▼吃多积食,不运化
宝宝的脾胃相对虚弱,大人又希望宝宝尽量多吃一点,不经意间就超标了,形成积食。进而引起火大、便秘等不适,宝宝自然会难受哭闹,甚至出现夜啼。如果发现宝宝肚子较胀、舌苔厚腻、有口气、排便困难、喜欢跪睡等,则要为宝宝消积导滞。
宝宝在还不会说话前,都是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所以平时要多学习育儿知识,总结自家娃的特性,关键时刻让娃娃少遭罪,大人也少折腾。
大家还碰到过哪些可能让宝宝哭闹的情况呢?交流出来吧,让更多父母轻松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