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孩子逐渐成长,进到了幼儿园和小学,开始与同侪相处。也许你会发现,有愈来愈多的注意力不足、过动、自闭、语言迟缓……的孩子,就在你我的身边。
身处教育第一线多年的蒙特梭利幼教专家何翩翩,曾在蒙氏幼儿园担任园长十余年,近期创办「牧村亲子共学教室」,致力于推广蒙特梭利。而郑雅文老师专长于学龄前幼儿发展与自闭症、ADHD 介入。在这些服务历程中,致力于整合医疗资源、家庭资源、学校资源与社区资源,并透过研习授课提升社会对特殊需求幼儿的理解,促进特殊需求家庭能有更多的生活参与及学习机会。
借由她们的对谈,我们看到「融合教育」如何真的能彼此理解、接纳?爸妈又能如何寻求资源支持,走过这条漫漫长路。
(特殊生愈来愈多,如何理解与接纳,成为这一代孩子的课题。)
「接纳」最困难也最有挑战
何翩翩:融合教育一直是我们在念特教相关课程时的主要方向,但想知道郑老师在入班协助导师带「融合教育」的过程中,最让您困扰的会是在那部分?
郑雅文:我自己遇到最难处理的议题之一在,是特生进入班级后,形成的对话不对等与彼此的信任感建立,这会发生在亲师沟通、教师内合作、特殊需求者与非特殊需求者之间。
目前在早疗、融合教育里谈的理解、接纳特殊需求孩子,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在理解特殊需求这个部分,「理解」是最不难的阶段,在资讯的取得很多管道,无论是去上研习课、工作坊,或是上网找相关资料、安排评估以实际方式了解孩子,都是不困难的。「接纳」才是最困难也最有挑战。
接纳是体认到你我有所不同、有差异,彼此做出调整、找出一个模式让多元的人类特质有个空间可以有更多的认识、交流。而这个空间牵涉的不仅是人,也包含了主流价值与非主流价值在诠释差异、障碍、特殊需求、育儿、成为父母的课题等等的不同,还有社福、医疗与教育政策的走向,也可以小小范围的关注在班级人数、助理员配置、师生比、班级课程设计、课堂活动类型、个体的差异等。简单的说法就是我们如何应对本因存在的多元差异,怎么把每一个人的不同都放进来在这个空间里有各自的实质参与。
所以当班级老师接纳特殊性的空间是小的,难以接纳、难以被看到需求的感受就出现了,很多的状况就变得复杂了。
(创造让孩子有参与感的环境,才能让发展迟缓的孩子看到进步。)
像是我曾经遇过孩子有明显的动作困难,很需要给予策略练习攀爬上去游戏架、制造孩子感到终于做到的参与感,或是在有越来越多的共融公园出现了,反倒在校园内,这个每个孩子一天花最多时间待的环境却很难去思考通用设计、共融设计,更应该去设置共融性高的幼儿设施来提升孩子的参与机会,让动作障碍、发展迟缓的孩子们在这样的班级团体作息里满足需求。
但是现场的老师都说孩子会自己去玩、他会做,实际上,孩子现阶段的动作能力受到硬体设施的限制,表现出来的是屡次尝试,屡次失败,最后时间到了,就扫兴的跟大家回教室。
我也曾经遇过请老师给孩子一个机会练习表达自我,就算不多,一个机会也是参与。老师直接回我:他做不到啦,那是他的受损,他的能力要做到让人懂他在说什么是有困难的。
这部分就会让我有些沮丧,也凸显目前我们在做接纳这一块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只停留在去做理解这一步,理解哪些受损、哪些诊断、哪些特质之后,却看不到参与的空间。让孩子真正感受到「我有能力做到的参与者」,再从中学习我们怎么倾听彼此。
何翩翩:最近亲子天下和明怡基金会有帮大家整理很棒的平台资源,看到越来越多人关注到早疗的领域很令人欣慰,不知道老师有没有更深入的建议呢?
郑雅文:网站的设立是一件很好的事,有一个早疗资讯平台,是可以减少目前早疗资讯纷乱的问题(因为跨县市政策不同,还有早疗议题是非主流族群,不是那么的被主流重视)。另外,这两个网站呈现的有以家庭为中心的早疗概念,提供简易的居家活动跟亲职资讯,这也是不错的地方。
未来我们也许可以更多想想,如何增加弱势家长的「可及性」?关于家长的喘息安排、社区资源,如何满足更多需求、如何加强特殊儿的社会参与?减少家长及迟缓孩子时在生活范围里的参与困难。
邀请孩子作为共同治疗者,给家长力量
何翩翩:为什么老师会觉得除了个别化的早疗课程外,团体动力课程常会带来更深远的效果?当老师在带团体动力课程时,理想与方向会是什么?
郑雅文:理想与方向是把家长带入更多的互动。很多妈妈在应对小孩时,会面对挫折、无力的状况,也需要有人接住他们自己。
团体动力不会只著眼在孩子本身,这是一个关系动力的相互支撑,很多时候,孩子也是很有力量的,甚至是有能力与治疗师、家长一起在互动中共同合作。这个概念是:邀请孩子作为共同治疗者,反向用互动中的对话,去给家长力量。
有一句话是:要想走得快,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就一群人一起走。团体动力的著力点在于当一群人要一起走时,有人走路速度快,有人走路速度快,有人喜欢尝试新路径,有人害怕离开熟悉的路径,我们怎么画出一张这一段共同走的路的地图,时而体验一下速度快的刺激感、时而放慢速度看看快速中看不到的风景。
长期抗战之必要
何翩翩:很多家长在接受孩子特殊需求的特质,并开始进入早疗课程之后,都会很想知道到底早疗课程要上多久呢?
郑雅文:家长要改变「追求速效」件事,尤其是进到早疗里的都是特殊需求孩子,他们会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去学习跟发展个体所需要的能力。
一般来说,我倾向跟家长发展长期的合作,这会建立孩子跟家庭的规律性,尤其对需要稳定持续类化、高冲动型的孩子。其实规律性出现的时候,孩子的情绪行为就会被调节了。另一方面,在掌握孩子的情绪行为也比较可以有完整的时间轴因果。所以遇到排很多课的家长,我都会请他们停课,小孩跟著家长到处上课,家长也没有一个大方向可以前进,这边听一听,那边听一听,大家都很累,我也很难找到一个著力点去调整我的介入。
家长应该要有的观念是自己跟治疗师是共学伙伴,不是白袍的上对下关系,是互相补充自己看不到的那一面,然后共同思考彼此正在面对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