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现在小孩生得少,使得大家都很宝贝孩子,连小孩的生日都会举办派对,让朋友们来参加同乐。最近女儿参加一个同学的派对,我看了张合照,问她:「怎么站在寿星旁边站的如此理直气壮?」她说:「因为她是我的best friend啊!」仔细想想,我应该是40岁以后,才慢慢开始有这种谁是我的best friend的感觉吧!所以对于小孩从小就懂得交友,身为爸爸的我感到相当羡慕!
不知如何成为挚友
不知道大家从小有没有交朋友的困扰,不知道如何去交新朋友,更不知道怎样去维持一段友谊,我就是这样的人。我的个性虽然蛮容易与别人打成一片,朋友似乎很多,但都不容易成为真正的好朋友。
记得有次跟大儿子去日本抓宝时,他还把宝可梦封为爸爸的唯二朋友,可见我的生命历程中,能留到最后且成为好朋友的人真的不多,因此,我从小就很羡慕人际关系好的同学,很多人都争先恐后的想与他当朋友,就像我欣赏我们家小孩一样,从小就人缘好、朋友多!
曾清祥医师,欣赏自己的孩子人缘好、朋友多。
关于动态智能
近来因为工作的关系,整理了关于自闭症训练的理论策略,其中有个方法叫「关系发展介入法」(RDI,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s),让我联想到「会不会交朋友」,这件事背后的神秘力量──「动态智能」。
什么是动态智能?首先,就要提到静态智能,即所谓的学校教育与测验检测的能力,比方说:数学、科学、语文、或是智商。
而动态的智能就不一样了,它讲的是小孩如何适应社会,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结交朋友其实就是广义的社会适应,维持友谊也是问题解决的综合性表现,蛮适合用此策略来教导小孩。那么,大家会问这件事要如何开始著手呢?其实主要是靠家长借由自己的经验分享,来帮助孩子累积交友方面的经验。
分享的同时,也要让孩子自行训练加强自我的察觉,要能更有弹性与创造性的思考整个交友的模式或情节。初期,孩子有可能只是记忆家长分享的案例经验,到了后期则可以训练他们更动态的做情境分析,或反过来做经验分享。
社交技巧.也有属于成年人的训练
看完上面的介绍后,身为父母的你我,可能会发现另一个问题,因为上述的方法要用得好,必须经由父母的经验分享。但如果家长本身的社交技巧并没有这么好的话,又该怎么办呢?我们并不会在就学的过程中,学习到交友的知识,但我们可以参考美国洛格森博士(Dr. Laugeson)所提出的一套名为「PEERS青少年社交技巧训练(social skill for teenagers with developmental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的课程。
课程的特别之处在于将照顾者的角色纳入训练的过程,在进行训练的时候,可以让家长知道该如何互动与协助,与孩子一起学习人际关系的建立技巧,虽然原先的课程设计,主要针对青少年或成年的自闭症类群病患,但其实这个训练的课程内容,在经过实证研究后,是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一般的成年人,乃至于为人父母们的我们,在增进自身社交技巧的层面上也是很好的练习方式,大家不妨试试!
人生的快乐,不单单只有财富成就功名,走过更多的人生之路,会发现更享受在亲情与友情的爱。
人生的快乐.源于亲情与友情
小孩问我为什么会羡慕他们,其实当我们走过更多的人生阶段时,会愈来愈发现人生的快乐,真的不只是有形的成就、财富的累积,或其他静态智能所表现出来的丰功伟业,反而是我现在享受的亲情跟友情,更能让我觉得满足充实与被爱,希望我的孩子们能从小就有这样的体会跟感觉,让他们的人生能处处充满惊奇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