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是鲁迅的一篇小说,里边有个老太太的角色叫九斤,因为她儿子出生7斤重,比自己轻了两斤,便总是把“一代不如一代”当做口头禅挂在嘴边。
老一代思想比较守旧,都认为宝宝生下来体重越重越好,存活希望大。
这与以前生活条件恶劣有很大关系,那些生出来就重的宝宝,母亲怀孕期间能补充到充分的营养,孩子的生活环境也好。
但这种理论并不适用于我们的时代,生活水平提高,孕妇营养能跟得上了,胎儿的体重也就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但在助产护士眼里两三斤的差距就很大了,宝宝过轻或过重都不好,在合理范围内才好生好养。
过重的宝宝不仅会给产妇带来很大的风险,日后的成长过程中也更容易发胖,患相关疾病。
前几日网上有位产科医生,向我们直观展示了这个问题。
左右手抓着两个宝宝模型,一个5斤多一个8斤多,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相差仅仅三斤的胎儿,体型差异竟然如此之大。
8斤多的宝宝体型,看上去都要有两个5斤宝宝那么大了,尤其头围(双顶径),产妇分娩时一定很遭罪。
生产过的宝妈会更有感触,评论区都在分享自己的经历,撕裂、顺转剖、生产后很久体型还未恢复……实在惹人心疼。
所以呀,还是那句话,大家要多多体谅产妇,产妇自己也要注意控制体重。
正常情况下,男宝宝的体重范围应当在5-8斤,女宝宝低一点,为4.5-7.5斤。
其中,体重低于5斤的为低出生体重儿,多为早产,体重超出8斤的为巨大儿。
宝宝出生时的骨骼都是差不多的,多出来的部分,多数是脂肪和肌肉。
有研究和实践表明,胎儿出生时体重过重,不仅可能会造成孕妇难产,增加分娩风险,由于出生一到两天内需要大量营养供给血糖,供给不足还可能导致智力降低的情况。
而且在生产的过程中,过大的婴儿也可能会出现产伤、窒息和一些并发症。
有些人认为孩子出生越重,以后发育得就越好。其实不然,日本的孕妇很注意控制饮食,将胎儿体型控制好,不用承担风险,也能省很多力。
她们知道,孩子的发育主要取决于遗传和后天的锻炼,所以在怀孕期间就将胎儿养得白白胖胖,实在没必要。
从长远来看,过重的新生儿也有一些问题,比如出现先天性心脏病的问题要高于正常体重的宝宝,长大后也会更容易患上成人病。
孕妇和家属们要改变胎儿越重越好的落后观念,孕期合理饮食、控制体重才是上上策。
但万万不可节食,节食会产生一种物质损伤胎儿的大脑,得不偿失。营养搭配均衡,才能吃得对、吃得好,多下点功夫还是能做到的。
搭配饮食两点为主要,第一是时间,第二是类别。
时间上可以遵循“大三餐小三餐”的规律,“大三餐”就是早中晚三餐,按时按点吃,“小三餐”则是在大三餐之后的加餐。
这是为了让孕妇在大三餐时不那么饿,产生报复性饮食的情况。
一定要细嚼慢咽,易于消化也能让大脑及时收到“吃饱了”的信号,进餐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能感受到饱腹感。
类别上要注意食物的种类,主要分为淀粉类、肉类、水果、蔬菜、坚果。
顺序上可以先吃蔬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
蔬菜属于纤维类,可以提供饱腹感又没有太多热量,因此可以适当多吃。
水果要控制在不到一斤,大概400g左右,不能海吃,因为很多水果的糖分都高,吃太多易患妊娠糖尿病。
坚果可以提供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适当吃一些,不必太多,几颗就好,比如瓜子、核桃、松子等等。
还有一些饮食小技巧,首先孕妇容易便秘,因此做饭时可以选择三分之一的杂粮和三分之二的大米。
其次,尽量不喝大米粥,这种粥会让血糖升得很快,可以多喝杂粮粥。
最后,不要喝太多汤,脂肪和嘌呤含量太高,长胖的效果杠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