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金钟影后严艺文初执导筒、金马影后谢盈萱主演、改编自作家江鹅散文作品的爆笑喜剧《俗女养成记》,开创了台式欣喜剧的风格。描述一位年近40岁的六年级OL,即使在生活奋斗了20年,依然觉得自己无法完全融入都会生活。从小怀抱著淑女梦的她,渐渐在没结婚、没小孩、没车、没房的现实中,认清其实自己是位「俗女」。
而剧中不只有六年级女生的面貌,更借由阿嬷角色,写出女人花了一辈子,想要追寻自我的漫长旅程。
〈纯情青春梦〉查某人嘛有家己的愿望
在台剧《俗女养成记》中,陈嘉玲的阿嬷「月英」自嫁人后,便不再是原来的「李月英」,而是「陈李月英」,从一开始的陈太太,到后来的陈妈妈,再来是阿嬷,月英就如同亚洲传统观念里的女性,婚后,身份只能是某人的妻子、母亲与阿嬷,于是,阿嬷跟嘉玲说,她做了六十年的陈李月英,再也没有人记得她是李月英,婚后,仅管阿公对她很好,但她没有自己的名字,也没有追逐梦想的价值,此时此刻,她只希望死后可以自由自在的做自己。
而凭借此剧拿下最佳女配角奖的于子育(琇琴)的本名,也是一个用力乖的好媳妇。夹在婆婆与大姑之间,做得再多再辛劳还是吃力不讨好,但偏偏又有苦说不出。当秀琴自知家中经济比不上别人、老公连下棋也输人,那股油然而生的不服输,令秀琴只好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小孩身上。
「阿嬷说这首歌要唱给一个人听,那个人就是她自己。」
在《俗女养成记》最后两集,陈嘉玲的阿嬷,陈李月英尽管在阿公的反对下,还是坚持参加歌唱比赛,虽然忘记带录音带,好在阿公及时送到,才得以顺利演唱〈纯情青春梦〉,「查某人嘛有家己的愿望」一句歌词道尽月英阿嬷的心情,进入婚姻后,她失去自己的名字,但她心中还有梦想,等著去实现。
传统婚姻关系中,女性往往被期望有较多的付出
「我记得我小时候,我爸妈都叫我阿月,我朋友叫我月英,嫁给你爷爷之后,我的名字却变成陈李月英,外面的人都叫我陈太太,要不然就是叫我老板娘、医生娘,最后却变头家嬷,也有人叫我陈妈妈。家里面他们叫我妈妈,你们叫我奶奶。我也好久没听到我自己的名字了。」
在华人传统观念里,「嫁出去的女儿就像泼出去的水」自女性出嫁,冠上夫姓的那刻起,便再也不能以自己为中心,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更别提追逐梦想。
婚后的女性除了要扮演好妻子、好媳妇的身份外,若有孩子,也要好好扛起相夫教子的责任,虽然现今女性结婚已不需冠夫姓,但在婚姻关系中,仍被期待花较多时间在家里。
「男主外女主内」是华人对婚姻家庭分工的传统观念,尽管随著时代与观念的变迁,已有「家庭主夫」的出现,家中经济也不再只是依靠男性打拼,女性也可以闯出自己的一方天地。
这一代女人,更记得在婚姻中保有自我的个人魅力
「女人永远都要有自信和竞争力。」许多人在踏入婚姻后,就会有种安心的感觉,觉得有婚姻的保障,就可以不用那么勤劳的打扮跟经营自己,然而,当夫妻间的感情在生活中产生磨擦,又失去自我的魅力同时,很有可能连情感都跟著消散。
很多女性在婚后,凡事都把老公和孩子放第一,时常忘了好好照顾自己,或是给自己一个喘息的空间,但并不是每个劳心劳费的付出,都能得到相同的体贴与呵护。
即使身为妻子或当妈妈,女人都不要忘了好好爱自己!不管是培养自己的兴趣,或是好好打扮自己、经营自己的事业,在保有自我魅力的同时,不仅能够维持夫妻间「怦然心动」的感觉,还能够让孩子看见那个因为爱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而闪闪发亮的超人妈妈!
可以当一个任性的俗女其实是幸福的,但回望那些超人妈妈、超人阿妈们,请别忘了给她们更多的爱。都是因为她们的付出与包容,才能让我们这一代女人,尽情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