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保护,从字面上来看是「自己保护自己」;但从广义来看,自我保护的概念是包含「个人」与「环境」两层面,范围很广,家长应循序渐进,引导孩子认识与学习。
满1岁以上的孩子,除了某些特别精细的动作,多数的肢体行为渐趋发达,走路、跑、跳都不是问题,也能凭著自我意志到想去的目的地。当他们的活动范围急速扩大,对父母来说,喜忧参半:喜的是孩子能认识更宽广的世界,忧的是他们遭受危险的机率也提高不少。
(不希望孩子成为温室花朵,就从危机意识教起。)
生活大小事,都可能暗藏危机
以「居家环境」来看,是学龄前孩童的生活主领域,因而更可能是孩子最容易受伤的地方。浴室内的冷热水装置、客厅家具的边边角角、厨房的刀具或开关等,对于孩童来说充满新奇,有些还是他视线和肢体高度所能触及的物体。
当然,孩子不会在第一时间,就认知或感受到这些危险因子,所可能带来的伤害;于是,保护孩子生命的重责大任,便落在父母或主要照顾者的身上。大人们务必多用点心,先给予孩子受保护的环境,再一步步帮他们建立自我保护的概念与行为。
对于孩子自我保护的认知建立,家长的主动引导、孩子长时间累积经验,缺一不可。
当孩子循著不同年龄阶段,学会保护能力,不但能保护自己、更能保护别人;换句话说,即不会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甚至还可能提升其他人对自身的好观感。整体而言,「自我保护」所带来的两大帮助:维护生命安全和促进人际互动。
自我负责,孩子不做温室花朵
现代小家庭多,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手中的珍宝。因此,为了保护孩子,营造安全的环境是很重要;但如果偶尔不小心受伤时(如孩子自己跌倒而小擦伤),父母可在适当地安抚后,教导孩子学会防范跌倒或减少伤害的方法;这也是一种难得的生活体验。
然而,千万别对孩子说「地板不乖,害你跌倒痛痛」诸如此类的话;一味地怪罪他方,反而容易给予孩子错误的不负责任观念。过度的保护,孩子容易成为「温室的花朵」,反而缺乏对周遭人事物的警觉性与反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