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教育包含Science(科学)、Technology(科技)、Engineering(工程)、Art(艺术)与Mathematics(数学)5个领域,其强调跨领域学习、动手做、团队合作、解决真实生活问题,以及多感官探索等5大核心精神,培养孩子拥有整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AM包含科学、科技、工程、艺术与数学5领域。)
1岁半开始进行.激发小小孩兴趣
许多爸妈好奇,要让孩子多大时开始接触STEAM最好?Funkids创办人王湘妤表示,从孩子1岁半~2岁左右就能进行。
当爸妈开始与孩子互动、带孩子到公园玩溜滑梯等设施,这些过程中,就含括许多生活常识与科学原理,例如:为何溜较陡的溜滑梯速度较快、不同材质的滑梯速度为何不同等,只要爸妈能保持敏锐、开放的态度,就能引导孩子接触基本的物理、科学现象。
老师分享,曾于国外影片中,看见有家长于家门口地板上贴上胶带,并标示15°、30°、45°、60°等不同角度,当门开至最大,合到墙壁上时即达90°,让开门变成一件有趣的事。在此过程中,不需要求孩子立刻了解角度数值上的意义,但能从小透够过生活中的运用来认识角度,根本不必死记硬背。
特别面对年纪越小的孩子,避免提供过于艰深的知识,而是让孩子从小对于这些内容保持开放性的态度、让孩子感到有趣,当数学、科学对孩子而言是好玩的,未来于学习上就能更加顺利。
(生活中多陪伴孩子,拓展经验,并透过有意识地思考,就能将STEAM理念带入生活。)
3方法,活用STEAM理念
想于生活中活用STEAM教育理念,王湘妤老师建议,可根据5个不同领域的方向思考,并透过以下3个方法来执行:
1.多方尝试、拓展生活经验
爸妈平时要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互动,不论是户外活动、阅读或游戏,都能拓展孩子的生活经验,例如:折纸飞机游戏,其中包含了科学原理:不同材质、形状所折出的纸,飞起来的效果就大不相同。
爸妈也能于过程中,观察孩子的兴趣,并依据自身的专长来提供孩子更多不同的实作体验,像是和孩子一起吹泡泡,若爸妈具美术专长,可带孩子用泡泡作画等;若爸妈擅长数学、理科,就能带孩子调泡泡水。
探讨比例问题,或者以洗碗精、洗发精来制作泡泡、做实验,观察哪一种材料制作出的泡泡较多或较为持久,这些都能对应至STEAM教育中的不同领域。
王湘妤老师表示,爸妈未必要具备很深的知识,也未必去详细和孩子解释因果关系,但至少带孩子去尝试、执行,培养孩子具实验与探究之精神。
2.使用工具书、桌游辅助
由于多数爸妈并非受STEAM教育成长,起初会难以理解该如何于生活、游戏中延伸更多不同的内容,或过于忙碌没有时间思考如何延伸,这时该怎么办?
老师建议,当爸妈对于STEAM的概念尚无法全然掌握,或尚未拥有许多素材可运用时,可参考坊间的工具书或是专为孩子学习STEAM而设计的游戏或素材。
一般而言,这类产品多设计为可让亲子共玩、共读,且孩子能实际操作的工具,爸妈能一方面陪伴孩子共读,另一方面在陪伴的过程中,渐渐抓到如何将游戏延伸至STEAM概念的窍门,甚至能发想出自己可操作的内容。另外,还可使用充满趣味的桌游,让孩子在玩中学,爸妈也能于游戏背后再延伸,让孩子更能接受。
3.有意识地思考
除了透过工具书、桌游,还能有意识地从生活事件与游戏,连结STEAM的学习内容。思考生活中时常跟孩子玩的事情,其理念为何?可拆解出哪些与科学、科技、工程、艺术、数学有关的常识或知识。
例如:带孩子于圣诞节制作姜饼屋,因与盖房子相关(结构、构造),就能延伸出工程知识,同时须运用不同形状的饼干、计算数量、调制合适的糖霜,可与数数、计算比例做连结,最后装饰房子,也能延伸至艺术领域。
老师表示,爸妈平时就能将STEAM教育的理念与想法放在心中,秉持著「希望孩子的学习经验可连贯与统整」的理念,在做任何事时,自然而然就会思考如何透过此一活动,去连结不同领域来引导孩子做更多相关的互动。
(「青林5G智能学习宝」帮助孩子学习STEAM。)
5G智能学习宝.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透过绘本、桌游进行亲子互动固然重要,但现代爸妈多希望孩子也能拥有独立的自学能力,在陪伴孩子一段时间后,期待孩子能够学习进行个人操作,这时,采取自我修正方式的工具书能成为爸妈的好帮手。
老师分享,「青林5G智能学习宝」可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自行核对解题过程是否正确,借此帮助孩子自学、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学习宝也依据5大领域分类。
另外加入与程式设计相关的观念,加上分龄设计,提供孩子不同岁段合适的内容,让爸妈能轻松简单依循此一架构让孩子学习,若孩子发展快一些,也能提前学习,从小培养将知识整合、融会贯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