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培养孩子做家事的好习惯,首先,爸妈要了解孩子各岁段的能力发展,才能给予合适的家事练习,在过程中会发现孩子能获得的益处。
孩子自小做获益多.4个好处
曾经有项研究,将80多个人以「第一次做家事」的年龄作为分类依据,分成3〜4岁、9〜10岁、15〜16岁三组,研究整理后发现,如果3〜4岁就开始帮忙做家事,长大后无论是工作、学业成就、IQ、社交,甚至是心理,都会有很好的表现!从小培养这样的好习惯,对于孩子还会有以下这些好处:
1.促进身体的能力及功能
孩子在做家事的过程中,同时也是促进肢体发展的过程,儿童职能治疗师陈姿羽提到,孩子完成每一项家事,都需要运用到身体每块肌肉的力量,也会训练到协调性,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身体所习惯的动作会跟大脑回路连接得更密集、更精准,孩子也会越来越熟练,爸妈也能借机从中观察,孩子的发展是否有跟上年龄。
2.加强口语理解及表达
通常要请孩子协助做家事时,爸妈会对孩子下指令,透过不同内容的长短句,也能确认孩子是否听得懂。陈姿羽职能治疗师补充,每项家事都有执行的步骤、顺序,孩子在做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其认知理解能力,爸妈也能引导孩子对于不懂的事发问,进而加强口语表达。
3.学会与他人合作
家事,又可被称为「大家的事」,陈姿羽职能治疗师建议,做家事应该是全家人一起做,可事先安排好每个人所负责的家事内容,让孩子参与讨论过程,可以学习如何分配其他人的工作、哪些事情透过合作会变得比较轻松,有助于提升孩子对公共事务的察觉,与人际互动能力。
4.提升自我掌控感及自尊
当孩子顺利完成一件家事后,内心自然就会产生成就感,陈姿羽职能治疗师强调,「这是不需要外在奖励,内在自然就会产生的满足!」孩子会认为自己有能力为这个家尽了一份心力,若再加上爸妈的鼓励能强化满足的感受,让孩子有足够的动机再做更多事。也因为参与分工的过程,孩子清楚负责的内容与范围,能进一步培养责任感,了解「自己须完成该做的家事,而不是选择逃避。」
分龄学习.孩子的能力发展
为何从小养成做家事的习惯,如此重要?陈姿羽职能治疗师表示,从家事中培养的能力,无论是对于未来的职场,或是学业上都有相似之处,而某些家事注重逻辑及顺序,需要孩子从小练习逻辑推理和思考,拥有这些经验也都与工作上须具备的能力相关。
1〜2岁
1岁是孩子适合开始练习做家事的年纪,陈姿羽职能治疗师提到,这阶段的孩子有足够的身体功能,像是1岁半走路较稳,手部的精细动作发展较为成熟顺利,前三指会抓握及放开物品到指定范围,能进行简单的收纳工作。
另外,约9个月开始,这时孩子也会发展出「社会参照能力」,这项能力能帮助他们注意大人的反应,参考大人的作法,同时开始有模仿大人的动机。爸妈可先让孩子从学习「收拾」做起,虽然孩子依照物品的大小、长短等归纳概念还不成熟,但爸妈可准备一个大箱子,让孩子尝试把东西收进去即可。
另外,也能训练孩子试著把鞋子放回固定位置,把自己擦过的卫生纸,或是用过的尿布拿去丢掉,对于往后的如厕练习都相当有帮助。
2〜3岁
2岁以上的孩子,能做到的事就更多了!可以依照爸妈的指令拿东西、手会发展出「旋转」的动作,打开盖子将在罐子里的东西倒出来,如果语言能力较好的孩子,也能做到需要两步骤的简单家事,陈姿羽职能治疗师建议,家长可以试著清楚指定家事内容和范围,大多孩子都能理解,也能借此培养责任心。
同时,相较于2岁以前,孩子的收纳能力也越来越佳,对于物品的长短、形状较有概念,会开始思考如何做才会把东西收进相对应的位置,陈姿羽职能治疗师提到,这阶段可让孩子玩配对袜子的游戏,虽然2岁半的孩子可能还无法命名颜色,但已经有「指认」的能力,可以透过颜色来分类袜子,或是用孩子喜欢的图案作为分类依据,同时,他们已经能将鞋子排整齐。
3〜4岁
这个岁段的孩子,手部的技巧及手腕控制能力更佳,双手协调、手眼协调的能力也更好,可以精准地把东西倒在指定的位置,陈姿羽职能治疗师表示,可让孩子协助擦桌子,同时教学「拧乾」这个动作,让孩子练习双手同时转向不同方向,但由于孩子的力气还不够,抹布无法拧得太乾,可以先由小条的抹布小范围拧乾开始练习。
此外,归纳的能力也会有所提升,爸妈在洗完衣服时,能让孩子练习将衣服分类,分成上衣、裤子、袜子,对他们来说都不成问题。
4岁以上
4岁以上的孩子,大人所做的每项家事,只要确认安全都能让孩子参与,陈姿羽职能治疗师表示,由于孩子到了学龄前的年纪,各项发展更加成熟,爸妈能试著让孩子参与有关料理的家事,一起准备食材、进行简单的事前准备工作,像是挑豆子、剥菜叶等,这时孩子拧乾的动作也会更加熟练,事后协助擦桌子也能擦得更好,洗碗工作也能帮忙,甚至是简单的垃圾分类也都可以。